[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气-液传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55816.4 | 申请日: | 200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8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斗;汪晓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东狮科贸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78;B01D53/52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3002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传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对现有湿法脱硫的脱硫塔结构的改进,特别是公开一种高效气-液传质装置,属于化工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湿法脱硫的脱硫塔基本采用填料塔,由于采用的填料规格型号不一样,所以传质面积有所不同,但在设计时设计部门都能够依据气量大小、硫化氢含量多少以及所选填料的不同而设计不同的塔体,总之,均能够满足生产需要,即一般都能满足气体净化度的要求。然而,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后序产品多样化的调整,企业对脱硫要求越来越严格。而填料脱硫塔所带来的弊病也越来越突出,塔越做越大,循环量越来越高,但净化度也越来越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更严重的是,填料塔堵塔的现象越来越多和严重,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效气-液传质方法,克服了填料式湿法脱硫技术成本高的缺欠。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效气-液传质装置,解决了现有脱硫塔体积庞大,气体净化度低等缺欠。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将气体从塔底部直接进入气泡再分布器,从气泡再分布器出来后与从塔顶流下来的脱硫液鼓泡接触,气体中的硫化氢迅速与脱硫碱液发生反应,同时气体以小泡的形式在浮力作用下向上升腾,在气泡升腾过程中,多次增加气泡再分布装置,使气泡经过破碎再分布形成无数的气泡群,从而大大强化了气液传质过程,此时硫化氢的脱除率将达到60-70%,经过初步净化后的气体迅速进入第二层分布装置,同样完成上述的反应,此时的气体净化度可达到90-95%,最后依据净化度要求,气体进入第三层分布吸收装置经除沫器后出塔。
具体采用以下结构:塔体内至上而下设有除沫板、液体分布器和多级气液交换机构,塔体的底部为集液室,塔体的顶部为出气口;所述的气液交换机构包括上部的再分布板,中部的气泡再分布器和底部的挡板,再分布板上均匀分布有分流孔,气泡再分布器为空腔结构,表面分布出气排孔,使气泡破碎形成气泡群,其通气管与下一级气液交换机构联通,降液管设在两气液交换机构之间,降液管的上管口位于再分布板的平面上,下管口设在挡板及再分布板之间,末级气液交换机构的降液管接集液室;进料口与液体分布器联通,脱硫贫液从进料口经液体分布器喷淋而下,进气管与最末级气液交换机构的气泡再分布器联通,出液管与集液室联通将液体排出。
本发明与填料式湿法脱硫技术对比,同样规模的脱硫塔,按照目前通用的填料塔设计,情况如下:脱硫塔直径:3.4m、高32.50m;选聚丙烯阶梯环为填料,填料共3层,每层填料高5米,总高15米,共136m3。溶液循环量:400m3/h。该塔要使用三层再分布器,一个液体分布器。预计该塔总投资:90万元。
采用本发明的装置作为传质内件,则所设计的脱硫塔情况如下:脱硫塔直径:2.2m、高21.00m;无须用填料;溶液循环量:320m3/h;塔预计总投资:55万元。
本发明具有的积极效果在于:利用了H2S和碱溶液能够快速进行化学反应的特征,采用气液直接接触,使气液之间动态接触,湍动传质,大大增加了气液间的接触面积,使气体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与液体充分混合接触,提高了气体的净化度;本发明不用填料,解决填料脱硫塔内的堵塔问题,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作弹性大,塔阻力降小,生产成本低,实际应用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根据图1所示,塔体14内至上而下设有除沫板5、液体分布器7和多级气液交换机构15(本实施例为三级气液交换机构,也可依据气体中硫化氢含量高低来确定使用级数),塔体14的底部为集液室16,所述的气液交换机构15包括上部的再分布板8,中部的气泡再分布器9和底部的挡板10,再分布板8上均匀分布有分流孔17,气泡再分布器9为空腔结构,表面分布出气排孔18,使气泡破碎形成气泡群,其通气管19与下一级气液交换机构15联通,降液管11设在两气液交换机构15之间,降液管11的上管口位于再分布板8的平面上,下管口设在挡板10及再分布板8之间,进料口1与液体分布器7联通,脱硫贫液从进料口1经液体分布器7喷淋而下,进气管2与最末级气液交换机构15的气泡再分布器9联通,出液管3与集液室16联通将液体排出,塔体14的底部还设有排液管13。
脱硫液从进料口1经液体分布器7从塔顶喷淋而下,在挡板10上积聚并形成了溶液层淹没了再分布器9、气体再分布板8,达到一定高度后,再从降液管11下降到下一层挡板10上,再一次淹没了气体再分布器9、再分布板9,达到一定高度后,又从降液管11下降,淹没了气体分布器12、气体再分布板8,达到一定高度后,又从降液管11下降,到达塔底部从出液管3流出;而气体则从进气管2进入分布后,经上升一段后在经过气体再分布板8从新分布后,以气泡的形式上升穿过液层后,再进入气泡再分布器9经再布后,和前一段一样以气泡的形式上升穿过液层,进入上一层,经气泡再分布器9再布后同样以气泡的形式上升穿过液层,再通过除沫器5除沫后经出气管4进入下一段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东狮科贸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长春东狮科贸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58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