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焦距X射线组合透镜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5944.9 | 申请日: | 200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8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梁静秋;乐孜纯;黄鑫华;梁中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3/00 | 分类号: | G02B3/00;G02B3/14;G21K1/00;G03F7/00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炳仁 |
地址: | 130033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距 射线 组合 透镜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微结构X射线光学元件,具体地说是一种变焦距X射线组合透镜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X射线组合透镜是Snigirev在1996年提出的一种新型微结构X射线光学元件,特别适用于高能X射线波段(5keV以上)。自该器件提出以来,国外对它的研究一直非常活跃。目前,组合折射透镜已经证明有着巨大的优越性:它们可对高能X射线聚束、聚焦效率高、不需要折转光路、易于排列和操作、高温稳定性好且易冷却、可以消除球差等。近年来,基于X射线组合透镜聚焦和准直的各种应用研究非常活跃。比如硬X射线微探针、X射线显微镜、X射线断层扫描摄影、微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法(μ-XRF)、化学微分析、微荧光和微EXAFS测量以及单色仪预备光束的准直等。这些都表明了X射线组合透镜的巨大应用潜力和广泛应用前景。
国际上与本发明最接近的设计结构是采用模压技术制成的Al材料抛物面形X射线变焦距组合透镜(A.Khounsary,et al.,Proc.Of SPIE Vol.4783(2002):49-54),该组合透镜由透镜主体及透镜主体上间隔排列的空气腔构成,相邻空气腔之间的间隙形成透镜单元;所述透镜主体主视图呈楔形结构,该楔形结构是由直角梯形和矩形组成,直角梯形的长底边与矩形的一个长边重合,直角梯形的直角边与矩形的一个宽边重合;所述空气腔为抛物面构成的柱形空腔。其制作方法是使用与所制作的结构互补的硬模在加热的Al上进行冲压,从而得到透镜的基本结构,然后将冷却的结构进行排列对准,再用两个平板将几个单元结构夹紧,选择合适的长度沿着对角方向进行切割,得到要求的变焦距X射线组合透镜。由于这种组合透镜使用了价格较低的Al材料,且采用模压技术得到抛物面形状,因而存在下述缺点:加工精度低,影响聚焦效果;相邻两空气腔的间隔较大,影响X射线辐射透过率;表面粗糙度偏高,使散射增大;工艺复杂。并且这种组合透镜由于空气腔的高度呈连续变化,因而只能实现连续变焦。目前国内关于X射线组合透镜的研究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精度高、相邻两空气腔的间隔小、表面粗糙度低、制作工艺简单的变焦距X射线组合透镜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包括透镜主体及透镜主体上间隔排列的空气腔,所述透镜主体材料采用PMMA。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改进是:所述透镜主体为阶梯形,每个台阶内包含至少一个空气腔。当透镜主体的每个台阶内都包含一个空气腔时,组合透镜可以连续变焦;当各台阶内包含的空气腔为两个以上时,组合透镜可实现离散变焦。
所述空气腔为双抛物柱面构成的柱形空腔,或者单抛物柱面与平面构成的柱形空腔,或者椭圆柱形空腔,或者其他可以使透镜单元实现聚焦的任意几何形状结构。
本发明变焦距X射线组合透镜的工作过程是;高能X射线从透镜主体中的高度最大的一端入射,沿透镜主体内空气腔的排列方向穿过,从透镜主体的另一端,即高度最小的一端射出。在高能X射线通过透镜主体内的空气腔时,若沿着空气腔的高度方向移动透镜组合,将使高能X射线经过不同个数的透镜单元,这些不同个数的透镜单元形成不同焦距的组合透镜,从而使得出射的高能X射线被聚焦的效果不一样。这样,光相当于经过一个焦距变化的透镜组,实现了变焦距的目的。
本发明变焦距X射线组合透镜的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制备光刻透镜主体时所需的掩膜;
第二步,制备光刻空气腔时所需的掩膜;
第三步,利用第一步制备的掩膜制备透镜主体;
第四步,用第三步制备的透镜主体和第二步制备的掩膜制备空气腔。
制备光刻透镜主体时所需的掩膜步骤如下:
(A)对单晶硅片进行清洁处理;
(B)在单晶硅片的一个表面自旋涂覆一层聚酰亚胺涂料,起到衬托金属吸收体的作用;
(C)将涂覆聚酰亚胺的单晶硅片放在烘箱中固化;
(D)在固化后的聚酰亚胺表面生长一层金属作为第一种子层;
(E)在第一种子层上涂覆一层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然后在PMMA表面生长一层金属作为第二种子层;
(F)在第二种子层上涂覆一层厚光刻胶;
(G)使用与透镜主体主视图形状相同的光刻版对光刻胶进行极紫外光刻,然后进行显影、坚膜;
(H)在(G)步完成的结构中于未被光刻胶覆盖的部分电铸金属层,作为软X射线光刻掩膜吸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59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外线探测导盲杖及其配套的充电器
- 下一篇:一种高温粘结剂及其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