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光盘采集太阳能并转化为电能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6030.4 | 申请日: | 200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3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高经伍;高原;刘辉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J2/07 | 分类号: | F24J2/07;F24J2/38;H02N6/00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瑜声 |
地址: | 132012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光盘 采集 太阳能 转化 电能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利用光盘采集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方法,配有电源,其特征在于:
在至少三根互为120度角、弧度相同等长的抛物线型拉筋上,固定有数层呈同轴心不同直径的圆形拉筋,组成的抛物面骨架倾斜地安装在其下有三个角轮的三角支架上;在所述的圆形拉筋上安装有许多光盘;在上述旋转抛物面骨架上朝向太阳一侧的外层圆形拉筋正前方的太阳光聚焦点处,固定有圆形拉筋上,安装有多个相互串连的太阳能集热管,其内装有低沸点液体,上述采集的太阳能对低沸点液体加热产生的蒸汽,推动汽轮机叶轮转动,该汽轮机带动直流发电机转动,产生的直流电以化学能形式储存在蓄电池内;通过在抛物面骨架上任一圆形拉筋上安装有两对互相对称的光敏元件,对抛物面骨架的主轴对准太阳的角度信号进行采集、放大处理后,经自动控制电路控制电机与减速机构组成的自动控制装置,调控抛物面骨架的垂直倾角、水平倾角,控制抛物面骨架主轴始终对准太阳,使其自动跟踪太阳,实现精确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光盘采集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盘为旧或/和新光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光盘采集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旧或/和新光盘选自CD、VCD或DVD光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光盘采集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敏元件选自硅光电池或光敏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光盘采集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集热管内装有的低沸点液体选自乙醚、乙醇或呋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光盘采集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沸点液体回收循环利用。
7.一种利用光盘采集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方法所需要的装置,备有电源,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三根等长、间隔相同、弧度相同的抛物线型拉筋(1)上,固定有数层呈同轴心的不同直径的圆形拉筋(2),构成的抛物面骨架倾斜的安装在其下有三个角轮的三角支架上(7);在所述的圆形拉筋(2)上安装有许多光盘(3);同时在所述的任意一层圆形拉筋(2)上,对称安装两对光敏元件(4-1)、(4-2)、(4-3)、(4-4);在抛物面骨架朝向太阳一侧的外层圆形拉筋(2-2)的正前方太阳光聚焦点处,设有一个圆形拉筋(2-3),其上安装有多个相互串连的太阳能集热管(5),所述的圆形拉筋(2-3)通过互为120角的三根拉杆,与外层圆形拉筋(2-2)和抛物线型拉筋的交点处连接固定;在背向太阳一侧外层圆形拉筋(2-2)上部与抛物线型拉筋(1)上部交点处,通过一拉杆前端的套管与一个螺杆(6)相连,该螺杆(6)下部处于三角支架(7)上的一个角附近的螺纹套内,所述的螺杆(6)上装有用人工来调控抛物面骨架的垂直倾斜角的左右转动的转轮,或者所述的螺杆(6)与处在三角支架上的用自控电路驱动的电机与减速机构组成的自动控制装置(8-1)相连接;在朝向太阳一侧的所述的外层圆形拉筋(2-2)下部两点处,分别固定有拉杆,所述的拉杆分别通过其前端的套管与处在三角支架(7)上另外两个角附近的轴相连;用自控电路驱动的电机与减速机构组成的自动控制装置(8-2)与三角支架(7)另外两角轮(9-1)、(9-2)中一角轮(9-2)相连;上述的相互串连多个太阳能集热管(5)中一端的太阳能集热管的内管,与低沸点液体贮罐出口相连,另一端太阳能集热管(5)的内管与汽轮机的低沸点液体蒸汽入口相连;所述的汽轮机与直流发电机传动连接,直流电机产生的直流电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用光盘采集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方法所需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盘(3)为旧或/和新光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电力大学,未经东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603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