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奶犊牛颗粒料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6056.9 | 申请日: | 200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0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波;李长胜;张贵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00;A23K1/16;A23K1/175;A01K67/02 |
代理公司: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杨恕平 |
地址: | 15008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犊牛 颗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畜牧业生产技术领域。是一种适于奶犊牛早期断奶(出生后35~45天断奶)新型饲料,具有饲喂安全、易消化、易吸收、促生长、促进瘤胃发育、提高养殖效益的特点。
背景技术
奶牛是饲料转化率较高的动物,可将人类不能直接利用的秸杆、树叶、牧草等植物资源及农村加工的副产品资源,转化为人类需要的奶、肉、皮革及生化制品等高级产品。发展奶牛业是增强国民体质,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可持续农业,改善环境、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
奶犊牛是奶牛群发展的基础,科学培育犊牛对奶牛群产奶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农区,犊牛断奶一般是4~6个月龄,这既浪费了鲜奶,又影响了犊牛瘤胃的发育。
据研究奶牛产奶量与瘤胃的容积呈正相关,瘤胃容积的大小是由犊牛采食固体饲料的早晚决定的。采用低奶量培育犊牛,可以大大降低饲养成本,促进犊牛的成长和瘤胃机能的发育,培育成干物质摄取能力高的奶牛。
国外奶牛业发达国家由于饲料专用化和科学化管理技术、大力推广早期断奶,此技术可大幅度地增加商品奶比例(每头牛用奶从全期500~800kg减少到200~250kg)降低犊牛培育成本和使其成年时由于消化器官组织发育非常充分,更具高产和长寿,从实验研究到生产应用,均证明是经济高效,简便易行的措施。
颗粒饲料由于具有营养全面,使用方便,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损耗,减少下痢等特点已在乳猪上广泛应用。在犊牛培育上,国外奶牛业发达国家也广泛采用。所以开发犊牛颗粒饲料产品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1)促进犊牛的生长发育:颗粒饲料是根据犊牛营养标准和生理特点,经过微机配方筛选,制粒工艺研究设计,膨化颗粒饲料机加工而成。具有营养全面、易消化、易吸收等特点。促进犊牛的生长发育。
(2)促进瘤胃机能的发育:牛是反刍动物,粗纤维消化是通过瘤胃的微生物作用,转化为菌体蛋白,通过小肠吸收的。
瘤胃容积的大小与犊牛采食固体饲料的早晚密切相关,采用低奶量培育犊牛,可以大大降低饲养成本,促进犊牛的成长和瘤胃机能的发育,培育成干物质摄取能力高的奶牛。
(3)降低犊牛培育成本:每头犊牛用奶量从全期500~800kg减少到100~150kg。培育成本下降30~35%。
(4)减少饲料浪费:颗粒饲料是经过颗粒饲料机组加工制粒而成。与粉料相比,大大减少运输和饲喂过程中的饲料浪费。
颗粒饲料在乳猪上广泛应用。在犊牛培育上,国外奶牛业发达国家也广泛采用。但、由于我国饲养条件限制,目前还没有发展起来。3年来,课题组对原料严格选择、配方不断筛选、加工工艺的逐渐完善,通过饲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我们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出本发明。具体内容如下:
A、原料选择:
根据NRC营养标准和犊牛生理特点,进行了原料严格选择。主要是用乳清粉、膨化大豆粉、秘鲁鱼粉、玉米、石粉、磷酸氢钙、食盐、多维、微量元素、酸化剂、酵母、抗生素、酶制剂、微生态制剂、粘合剂等组成。
B、具体配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60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