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公路线形评价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7552.6 | 申请日: | 200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9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熊文胜;王晓华;靳灿章;李海舢;孙吉书;李传宪;肖田;杨春风;汪凌志;王玉秀;王蕊;徐青;郑利;严西华;曹凌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Q10/00 | 分类号: | G06Q10/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30005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公路 线形 评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运输业中公路的评价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线形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进行高速公路线形评价的方法。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是一种三维带状线性构造物。其中线形是高速公路的骨架,也是车辆运行的直接载体。高速公路线形的描述通常分为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和横断面线形三个部分。而完成后的线形设计结果,并不一定是合理的。在正式施工前,需要对其进行设计结果的评价。现有技术中的线形评价方法,也是采用基于“行车速度”这一概念展开的,主要包括:“设计速度”、“运行速度”和“可能速度”。
行车速度是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参数。作为线形设计的基础指标和线形设计参数,“行车速度”一经选定,公路的所有相关要素如平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视距、超高、纵坡、竖曲线等指标必须与其配合以获得均衡设计。基于“行车速度”在公路线形设计中的重要影响,目前公路线形的设计方法都是基于“行车速度”这一概念展开的,主要包括:“设计速度”、“运行速度”和“可能速度”。
利用上述三种速度指标作为设计参数进行线形设计的优缺点,说明如下:
1.以“设计速度”作为线形评价体系中的“行车速度”指标
“设计速度”是指车辆在一条公路的受限路段上,汽车所能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设计车速是一个定值,作为设计参数,它规定了高速公路最低设计标准,是决定公路几何形状的基本依据。只从几何要素考虑,但在实际设计中,对于众多的非受限路段,公路路线的平、纵、横及其它相关指标的确定就没有明确的依据,从而导致各指标取值不合理、相互组合不协调、高低指标之间无过渡等问题。由于技术指标的不协调,很难实现路线线形的均衡性和连续性,使行车速度忽高忽低,容易产生速度突变,多数路段超速现象严重,这种超速和突变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以设计速度作为公路线形评价中行车速度的参数依据是不合理的。
2.以“可能速度”作为线形评价体系中的“行车速度”指标
“可能速度”是指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和交通条件下,汽车行驶只受公路本身线形条件影响,技术熟练的驾驶者驾驶汽车沿某条公路行驶时,可能达到的最大速度。由于安全的原因,它几乎不可能通过现场观测或者测量得到,只能在公路平、纵线形指标已知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理论预测模型获得,用以指导已建公路的改进或者拟建公路的线形设计评价和改进,同时可作为已建成或拟建公路设置交通安全设施的依据,因此,这种速度参数的获得也是困难的,也不宜作为线形评价体系中的“行车速度”指标。
3.以“运动速度”作为设计作为线形评价体系中的“行车速度”指标
针对“设计速度”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广泛运用以“运行速度”作为设计参数来进行线形设计。
“运动速度”是一个统计学指标,它是指单位路段上车辆的实际行驶速度。因不同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可能采用不同车速,通常按统计学中测定的从低速到高速排列的第85个百分点所对应的车辆行驶速度作为“运行速度”。运行速度主要受驾驶人行为、车辆状况和公路状况三个方面影响,是道路设计能给驾驶员提供的实际运行条件的集中体现。
“运动速度”的引入,可以有效解决公路线形设计指标与实际车辆行驶速度所需要的线形指标脱节的问题。以此作为速度预测模型,可以更为准确和合理地进行线形评价,这是本案函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而提出一种高速公路线形评价方法,通过层次分析和属性数学方法,借助运行速度模型和线形评价模型的建立,基于线形评价体系中的准则和指标,实现高速公路线形评价。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速公路线形评价方法,以层次分析和属性数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高速公路线形评价,确定线形评价各指标的隶属度计算函数与取值标准,并与评价指标体系配合应用于高速公路线形评价:采用隶属度函数计算各线形元素对线形的影响权重;通过计算各线形元素隶属度值——得分权重,并结合专家对不同评价指标的分项打分,应用层次分析法,从而计算出一条高速公路的线形设计评价得分,该方法包括:
建立运动速度预测模型
设置线形设计中与具体设计问题相关的指标变量;
收集整理实测的指标数据;
构造理论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模型;
估计该模型参数;
进行该模型检验;
如该模型通过检验,则可应用该模型,模型应用包括运行速度预测,以及线形评价;
如该模型未通过检验,则对其进行修改后,依序重新执行该流程,重新收集整理数据及构造理论模型;
建立运动速度线性回归方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未经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75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矢量量化的声纹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药物卫生巾及其生产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