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的微波炉隔热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7697.6 | 申请日: | 200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9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2 | 分类号: | F24C7/02;F24C15/34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胡婉明 |
地址: | 300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微波炉 隔热 结构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炉,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微波炉隔热结构。
二、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开发了多种加热食物的加热装置。最原始的加热器具是将盛放食物的容器与热源接触,以达到加热、烹饪的目的。之后,开发了多种直接或者间接利用电能的加热或烹饪装置,以微波作为加热源的微波炉即是其中的一种。
一般微波炉内部设有对食物进行加热或者进行烹调的加热室,加热室前面设有开启或关闭加热室的门;加热室底部设置驱动电机,电机转轴顶部设有旋转部件,旋转部件上设有偏心突起,通过该偏心突起活动卡合可以随电机转动而旋转的置物盘;加热室内设置有能够产生微波的磁控电子管,通过微波对加热室内部的食物进行加热或者进行烹调。
参阅图1所示,现有的微波炉,主要包括外壳1、炉体2及底盘3;炉体2固定在底盘3上,外壳1罩设在炉体2外部并与底盘3固定;外壳1供封闭微波炉,防止微波泄漏,炉体2内部设有供加热或烹饪食物的炉腔和为产生微波而安装电场器件的电场室,电场室面向炉腔的侧面安装有磁控管4,由磁控管4产生的微波进入炉腔内;为了激发微波,在电场室底部安装有高压变压器和高压电容器等电场器件,安装有磁控管4的电场室侧面还安装有冷却风扇5,该冷却风扇5位于磁控管的后侧部,供冷却激发微波时发热的磁控管和电场器件等;冷却风扇5与磁控管4之间设置有隔热结构6,通过隔热结构6可以遮挡冷却风扇5吹出的风不向外扩散,以保证冷却风扇5吹出的风最大限度地吹向磁控管4处,使磁控管4的温度能够控制在340℃至370℃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炉腔安装磁控管侧面的对侧设置搅拌风扇,通过风扇扇叶的旋转而使磁控管激发的微波在炉腔内部均匀扩散;炉腔的上方安装有热风对流加热器,使热风传导到炉腔的内部供加热或者烹饪食物;炉腔的上后方部安装有通风机,以将微波炉产生的热气和烟气向外排出。底盘包括基板和底板(图中未示),转盘驱动电机设置在基板,底板盖合在转盘驱动电机上部,且与基板固定一体,底板上设置置物盘(图中未示)。
参阅图1、图2所示,现有微波炉隔热结构的结构,主要是由聚四氟乙烯材料一体成型的呈L字形片体,该L字形片体与磁控管4平行的侧面一端部设有一个以上的螺孔61,利用螺钉穿过该螺孔后与磁控管4壳体顶部固定,另一侧面垂直帖靠在磁控管4壳体侧部,该侧面开设有凹部62,供卡置在磁控管4壳体部;为了便于隔热结构6的安装,L字形片体水平面与垂直面的连接处设有一段切开状63。现有微波炉隔热结构的这种结构存在的缺陷,一是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热性能差,在磁控管的高温工作状态下很容易变形脱落,失去阻挡风向的作用;二是固定方式较为复杂,安装操作繁琐。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改进的微波炉隔热结构,其设有两块由吸热材料制成的板体,两块板体分别通过粘贴层固定在磁控管壳体部,遮挡冷却风扇吹出的风不向外扩散,保证冷却风扇吹出的风最大限度地吹向磁控管处,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便捷,降低成本,板体本身具有吸热功能,使隔热效果更加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改进的微波炉隔热结构,改进的微波炉隔热结构,设置在冷却风扇与磁控管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吸热材料制成的两块片体,两块板体内侧面一端分别设有粘贴层;其中,一块板体通过粘贴层平行粘贴固定在磁控管壳体顶部,另一块板体通过粘贴层垂直粘贴固定在磁控管壳体侧部。
前述的改进的微波炉隔热结构,其中吸热材料是聚苯硫醚。
前述的改进的微波炉隔热结构,其中平行粘贴固定在磁控管壳体顶部的板体长度大于冷却风扇与磁控管之间的距离,宽度等于磁控管散热片宽度。
前述的改进的微波炉隔热结构,其中垂直粘贴固定在磁控管壳体侧部的板体高度等于磁控管散热片高度,宽度大于冷却风扇与磁控管之间的距离。
前述的改进的微波炉隔热结构,其中粘贴层为耐高温PVC胶层。
前述的改进的微波炉隔热结构,其中粘贴层为不干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76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V型发动机的曲轴箱通风装置
- 下一篇:全自动接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