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用沼气池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59602.4 申请日: 2007-09-13
公开(公告)号: CN101386462A 公开(公告)日: 2009-03-18
发明(设计)人: 宫强 申请(专利权)人: 宫振厚;于淑珍;宫振尧
主分类号: C02F11/04 分类号: C02F11/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00250天津市***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建筑 沼气池
【说明书】:

一:发明名称:建筑用沼气池

二:技术领域:能源

三:技术背景:

农村的沼气技术,经过一百多年地发展,已经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在1984年我国设计了一套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标准图集,在我国农村得到广泛地推广和应用。沼气池是利用人畜禽的粪便和植物的根茎叶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在池内加入适当的水形成合适的浓度,在8°---65℃的温度,在厌氧的条件下,经过液化阶段、产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完成这三个阶段需要几十天的时间,有几十种微生物将复杂的有机物变成简单的小分子量的物质。沼气的成份主要是甲烷和二氧化碳,还有少量的一氧化碳、氢、硫化氢、氮和氧等气体,是一种清洁的再生能源。农村四口之家的农户,有一座8m3的沼气池,每日所产生的沼气,可供一日三餐的用气需要,给农民在生活上带来很大的方便,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大型酒精厂、大型畜牧养殖场建的大型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可用来发电。池内的沼液可以用于农作物的肥料,是一种优质有机肥,能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沼渣可当作猪、鱼饲料,养蚯蚓和种植蘑菇等。

化粪池是建筑物的配套设施,是用来处理人的粪便,它处理粪便的原理和沼气池完全一样。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减轻了对江河湖海等水体和土壤的污染程度,同时还减轻了污水泵的提升工作量。化粪池的大小是按容积以立方米来确定的,容积的大小与使用人数、每人每日用水量的多少、清掏周期有关。池内的浮渣和污泥规定三个月至十二个月清掏一次,以前用人工请掏,现在多用粪便泵车请掏,并运送到适当地点。

四:发明内容:

四.1:技术方案:化粪池的作用只是对所排放的水体或土壤减轻污染,而它所产生的沼气没有收集和利用,为此,将化粪池改为沼气池就可以达到这两个目的,并冠名:建筑用沼气池。

四.1.1:具体做法:把新规划的未施工的化粪池取消,在化粪池原位或在排水管线上适当的地方建一座截粪池,像化粪池一样在截粪池内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各设一个90°的弯头,向下深入到水面以下,把粪便截留在池内,而让污水不间断地排入市政下水道,在截粪池的旁边建水压式沼气池,此为建筑用水压式沼气池,(如在截粪池旁建浮罩式沼气池,则为建筑用浮罩式沼气池)使沼气池的进料口靠近截粪池,定期用人工或泵把粪便从截粪池送入沼气池。沼气池可以采用农村户用沼气池,标准图集图号:GB 4750-2002.有圆形、球形和椭圆形三种,容积分6m3、8m3、10m3、12m3可供选择,大于12m3时,可自行设计。

四.1.2:在水压间设隔墙和四根管:在沼气池水压间(水压池)设一隔墙,将水压间分成大小相等的两个格,有出料口的一格为前格,无出料口的一格为后格。在隔墙的底部设一根dn75的软管,墙外部分在后格,长1.1米,此管为连通管。在前格的池底部设一根dn75塑料管,通到水压间外,池内靠池壁向上安装,管口与最高水位一平,是溢水管。在后格的池底部设一根dn110塑料管,通到水压间外,与前格的dn75溢水管连接后,通到市政排水管道,池内接dn110软管,长1.1米,这跟软管平时吊起,管口与水压间最高水位一平,可起到溢水的作用,若将软管放平可达到排水的目的,是排溢管。在后格池底部再设一根dn160塑料管,池内接dn160软管,长1.1米,塑料管的下部通至沼气池底,此为排渣管。软管用胶管或塑料软管。三根软管的具体操作:1:把三根软管吊起,使管口与水压间最高水位一平。2:当前格的沼液升到最高水位时,把dn160软管放平,靠水位差将沼渣从池底提升到(压倒)后格。3:前后两格的水位持平时,将dn160软管吊起。4:沉淀几个小时后,用dn110排溢管把上清水排入市政下水道,再把排溢管吊起。5:沼渣风干几天后,从后格内清除。(大出料时,应从出料口出渣)6:平时(不排渣时)dn75连通管放平,dn160排渣管吊起,dn110排溢管也吊起,这样,前后两格都是水压间有效容积。由于排渣时水压间的容积只用前格,容积只有平时的一半,故建筑用沼气池的水压间容积,应比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的水压间的容积增加20%。溢水管、排溢管、和排渣管除用塑料管外也可用钢管、铸铁管和玻离钢管,它们的管径依建筑用沼气池容积的大小根据经验或计算确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宫振厚;于淑珍;宫振尧,未经宫振厚;于淑珍;宫振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96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