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导热软包及使用该柔性导热软包的照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0069.3 | 申请日: | 200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8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李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H01L23/36;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廖晓荣 |
地址: | 30019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导热 使用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是一种柔性导热软包及使用该柔性导热软包的LED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LED是一种高效发光的固体光源,它具有节能、寿命长等优点,因此近年来以LED为光源的照明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厂家竞相开发,其中大功率LED灯珠的问世为道路照明的节电带来了生机。
目前LED照明灯一般都采用封闭结构的灯罩,在其工作时,由于LED灯珠的温度迅速升高,而封闭结构散热困难,使得其发光效率几乎随其温度的上升直线下降,常常导致LED光线变蓝、变暗,进而造成使用寿命缩短。
目前LED照明灯,由于LED灯珠和灯盘热量无法有效的传导到现使用的灯具外壳上,而要求用户整体更换灯具,这造成了新的巨大浪费。有些产品为了利用现用灯具,专门定制与灯具外壳相同形状的铝制导热板,试图将导热板贴在灯具壳壁上,希望把LED灯珠和灯盘热量传给灯具,但导热板和灯具壳体的接合面仍存在间隙,不同材质、不同结构应力、受热翘曲将产生新的间隙,都会直接降低导热效率。有些为了弥补间隙,在两贴合面之间加一层硅胶物质,这无疑是在两种高导热材料中制造新的阻热层(硅质的导热系数仅是铝的1/60)。另外,针对市场上各种形状的灯具,都制作导热板的方法显然也是不可取的。
因此,在现有照明灯的基础上,改善照明灯的散热降低灯珠的温度,以延长照明灯的使用寿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旨在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的柔性导热软包及使用该柔性导热软包的照明装置,通过该柔性导热软包,能够将照明装置中灯珠产生的热量迅速传至灯具壳体上并扩散到空气中,降低灯珠的温度,进而延长灯珠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了一种柔性导热软包及使用该柔性导热软包的照明设备,其中该照明设备包括灯珠、灯盘和灯具壳体,所述灯珠置于灯盘中,所述灯盘固定在灯具壳体内,为了使灯珠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到大气中,该照明设备还包括柔性导热软包,所述柔性导热软包包括外层导热体和内层导热体,所述柔性导热软包的外层导热体采用复合铝箔,所述内层导热体采用石墨干粉,所述灯盘和灯具壳体之间形成有容纳区域,所述柔性导热软包位于该容纳区域内并分别与灯盘和灯具壳体内壁大面积接触。
该照明设备还包括固持环、固定件和弹性件,所述固持环采用弹簧,套设于柔性导热软包上;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孔和固定耳,其中固定孔连接固持环,固定耳连接灯具壳体;所述灯盘通过螺栓固定在灯具壳体上,所述弹性件套设于该螺栓上。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照明设备的灯盘和灯具壳体形成的容纳空间内填塞一具有柔性导热软包,该柔性导热软包具有很好的机械柔顺性,在非规则曲面挤压下具有良好的贴附性,应用时,被挤压的导热件顺其成形,分别紧贴在灯盘和灯具壳体内壁,构成了良好的导热通道,将灯珠产生的热量迅速传至灯具壳体上并扩散到空气中,降低灯罩内的温度,进而延长照明灯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该柔性导热软包的机械柔顺性,它可适用于任何形状的照明装置中,而不需要对现有结构的照明装置进行更换,避免了更换现有照明灯具的巨大浪费。
本发明采用固持环套设于柔性导热软包上,保持了柔性导热软包的充实性,同时采用固定件固定固持环,进而固定柔性导热软包,防止柔性导热软包的移动,保证柔性导热软包与灯盘和灯具壳体内壁的紧密贴附。此外,本发明还在固定灯盘和灯具壳体的螺栓上套设弹性件,该弹性件会给灯盘一定的回弹力,可消除由热膨胀产生的间隙,进一步保证了柔性导热软包与灯盘和灯具壳体内壁的紧密贴附,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使用柔性导热软包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柔性导热软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使用柔性软包的照明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使用柔性软包的照明装置的固持环和固定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00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