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锭细纱机短车中罗拉的同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1840.9 | 申请日: | 200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6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民;郝凤鸣;孙照杰;杨高平;周永刚;李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22 | 分类号: | D01H1/22;D0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6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纱机 短车中 罗拉 同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环锭细纱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环锭细纱机短车中罗拉的同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环锭细纱机锭数在600锭以下的短车在纺纱过程中,当满管落纱、中途落纱、中途关停车后,由于三列罗拉牵伸力引起的扭转存在弹性变形恢复,在开车后所纺纱线有粗、细节甚至断头问题出现,从而导致提高了挡车工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纱线的质量。
虽然多年来国内外曾有厂家试图通过改善罗拉材料及热处理工艺来提高中罗拉的综合机械性能,但由于中罗拉承受的力量较大,扭曲变形比较严重,在开、停车时出现粗、细节甚至断头的现象并无明显改善。纺织机械制造厂家和纺织厂对此问题一直束手无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传统环锭细纱机在开、停车时造成纱线的粗、细节甚至断头从而影响纱线质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锭细纱机短车中罗拉的同步装置,该装置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环锭细纱机在开、停车时所纺纱线出现粗、细节甚至断头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成纱的质量。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锭细纱机短车中罗拉的同步装置,它包括机梁1,底座9,刹车座5,电磁制动器的静片7,轴8,键2,电磁制动器的动片3和罩壳4。底座9与机梁1连接,刹车座5与底座9连接,电磁制动器的静片7与刹车座5连接,刹车座5上设有罩壳,电磁动器的动片3通过键2与轴8连接,轴8与中罗拉尾段6连接,电磁制动器的动片3与电磁制动器的静片7之间有0.3~0.5mm间隙。所述的中罗拉的同步装置位于环锭细纱机短车的车尾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解决开车、停车时因罗拉的弹性恢复而导致的粗纱超喂引起的粗、细节甚至断头问题,结构简单,调整方便,成本低廉,提高了成纱的质量,降低了挡车工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环锭细纱机短车中罗拉的同步装置,它包括机梁1,底座9,刹车座5,电磁制动器的静片7,轴8,键2,电磁制动器的动片3和罩壳4。底座9与机梁1连接,刹车座5与底座9连接,电磁制动器的静片7与刹车座5连接,刹车座5上设有罩壳,电磁动器的动片3通过键2与轴8连接,轴8与中罗拉尾段6连接,电磁制动器的动片3与电磁制动器的静片7之间有0.3~0.5mm间隙。所述的中罗拉的同步装置位于环锭细纱机短车的车尾处。
工作方式:使用时,将电磁制动器动片3上的摩擦片(与电磁制动器动片3一体)与电磁制动器静片7之间的距离调整到0.3~0.5mm,锁紧键2上的螺钉,使电磁制动器动片3与轴8之间靠键2保持同步。当正常运转过程中,电磁制动器静片7断电,电磁制动器动片3带摩擦片与中罗拉尾段6和轴8作同步转动,正常纺纱。当停车时,电磁制动器静片7通电,将电磁制动器动片3上摩擦片吸住,轴8及中罗拉尾段6制动,电磁制动器动片3带摩擦片连同轴8静止不转,维持住中罗拉6的弹性变形,避免了牵伸力引起的扭转变形的弹性恢复而导致的粗纱超喂。再次开车时给电磁制动器静片7断电,电磁制动器动片3带摩擦片与电磁制动器静片7脱开,并与中罗拉尾段6和轴8作同步转动,进入正常纺纱状态,因而避免了开、停车时的粗、细节甚至断头现象,减少了挡车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纱线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18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