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秸秆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2669.3 | 申请日: | 200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9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章;于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3/113 | 分类号: | C01B33/1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制备 纳米 二氧化硅 方法 | ||
1.一种由秸秆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秸秆进行汽爆处理,然后再进行梳分,得到过100目的汽爆秸秆粉末;或者将秸秆汽爆以后直接进行酶解发酵,得到秸秆酶解发酵的剩余物;
(2).将梳分得到的汽爆秸秆粉末和酶解发酵剩余物,用一定浓度的碱金属碳酸盐溶液浸泡;或者,在含水量较高的酶解发酵剩余物上,直接撒上一定量的碱金属碳酸盐粉末,混合均匀;待物料干燥后,放入热解设备进行热解,以将物料中的二氧化硅转变成水玻璃;
(3).将热解后剩余的热解渣用热水浸提、过滤,最后得到水玻璃溶液;
(4).向得到的水玻璃溶液中加入水溶性聚合物,搅拌均匀形成高分子网状结构,然后再加入碱金属酸式碳酸盐进行反应制得硅溶胶,最后经洗涤、过滤、干燥、粉碎后得到高分散性纳米二氧化硅粉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从秸秆中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秸秆是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秸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从秸秆中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汽爆的条件为:秆的含水量控制在10%~50%,压力控制在1.0~2.5MPa,维压时间控制在0.5~20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从秸秆中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秸秆酶解发酵剩余物的含水量为40%~7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从秸秆中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碱金属碳酸盐是,碳酸钠或碳酸钾。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从秸秆中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碱金属酸式碳酸盐是,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从秸秆中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碱金属(酸式)碳酸盐溶液的浓度是5%~2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从秸秆中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热解温度为300~800℃,热解时间为60~180。
9.如权利要求3、4所述,一种从秸秆中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热解时,升温速率控制在10~40℃/min,在105~150℃的范围内,保持30~60min,然后再升温至最终的热解温度。
10.如权利要求3、4、5所述,一种从秸秆中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热解是在抽真空状态下进行的,真空度控制在0.02~0.1MPa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26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池供电装置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飞机机身用复合蒙皮结构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