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信息分段电子编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2821.8 | 申请日: | 200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6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禹;陈琳;曾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Q10/00 | 分类号: | G06Q10/00;G06F17/3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 分段 电子 编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编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应用的含多种信息的分段电子编码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编码是物品数据化的基础,是企业信息化的重点工作之一,具有通用性、可识别、易操作的标准编码也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目前,各大组织和企业在应用需求的推动下都出台了各自的编码规则,但因编码的国际标准还未出现,现有编码规则各自为政,软硬件兼容行业互通等都存在极大问题,这些都跟现代信息社会的共享互通脱节。
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EPC和UID编码体系,特征都是赋予处理对象唯一的编码。
EPC编码体系目前已推出多种编码方案,其具体编码结构如表1所示:
表1EPC编码结构
UCode具体代码编制规则如表2所示(以128位为例):
表2UCode编码编制规则
从表中可以看出,EPC和UCode都是分层编码,内容比较固定单一。在实际中都面向单品管理,强调低成本,因此,主要用于记录商品信息,而不太适合广泛的应用于其他领域的信息记录,特别是忽略了编码的多种信息需求,尤其是面对越来越多的离线即时信息处理的需求这些编码体系使用起来很显不足。
同时纵观标签发展史,其容量正逐步扩大,随着技术的发展,标签容量会越来越大;同时专家也说明随着采集的数据量的增加,成本反而得以降低,因此在实际中以标签容量空间来换取信息获取和处理速度的提高,将大量信息编码到标签中存起来使用的思想是可取而且是很合理的,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标签价格降低,其也可获得市场的接受。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中软硬件不能兼容、不能即插即用,使用选取所需要的功能不灵活,不能在离线信息处理的场合使用,不能满足各个行业的信息需求,为了解决以上技术背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硬件兼容、能即插即用,选取所需要的功能灵活,能在离线信息处理的场合使用,能满足各个行业的信息需求的技术,为此,提供一种多信息分段电子编码方法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多信息分段电子编码方法,其步骤如下:
S1构建编码规则数据库,生成行业编码体系;
S2对具有某信息需求的物品进行编码,对编码器输入物品所属行业和信息需求,生成物品的信息编码输出;
S3将信息编码送入解码器解码,输出信息编码的解码结果。
优选地,所述行业编码体系的体系表建立步骤如下:
S1A.根据行业所需信息段的个数m和各信息段的信息,生成某编码体系表中记录的个数m;
S1B.根据公式2n-1<m≤2n,生成信息段段首编码位数n;
S1C.排列各信息段,以各信息段所处位置的n位二进制值作为各信息段的段首编码,生成编码体系表各个记录的第一字段;
S1D.根据各信息段段值编码规则和位数,将信息段的段首编码、分段意义、段值编码规则和段值位数写入体系表相应记录的各字段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28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