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毛兰素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3473.6 | 申请日: | 2007-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4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亦平;李宁;周丹萍;陈立钻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赛尔生物医学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09 | 分类号: | A61K31/09;A61K33/24;A61K39/395;A61K31/704;A61K31/66;A61K31/513;A61K31/4745;A61K31/19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韧敏 |
地址: | 317200浙江省台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兰素 制备 治疗 肿瘤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毛兰素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癌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全球,癌症每年大约夺去600万人的生命,并有1000万人处于死亡的边缘。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1世纪癌症将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根据全国死因回顾调查表明,20年来中国的癌症发病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每5个因病死亡的人中,就有1个是死于癌症,每200个家庭中,有1个家庭因有癌症病人而遭受磨难。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出现了多种癌症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激素治疗、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已成为主要手段。化学治疗指运用化学药物来治疗癌症。化学药物治疗是肿瘤诊疗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大量的针对不同靶点的新药开始应用于临床,对药物作用机制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进展,也使临床给药途径与方式更加适合于杀伤肿瘤细胞、保护正常组织。
目前化学治疗的药物主要有: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抗代谢物),如:氟尿嘧啶、6-羟基嘌呤、甲氨蝶呤、阿糖胞苷、羟基脲;直接破坏DNA并阻止其复制的药物如:烷化剂类;抗肿瘤抗生素类如:顺铂及卡铂;干扰转录过程阻止RNA合成的药物,如:放线菌素D、阿霉素、其他抑制转录过程的抗生素;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如:长春碱类、鬼臼毒素类、三尖杉酯碱、L-门冬酰胺酶;激素类,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雄激素、他莫西芬、氨鲁米特。目前常用抗癌化疗与放疗的方法可造成对人体不利的严重毒副反应。
许多天然药物的干扰微管蛋白聚合或解聚特性,被认为是具有抗肿瘤的活性,包括长春新碱,紫杉烷和大环内酯类抗肿瘤药。微管在细胞分裂中具有重要作用,开发微管蛋白结合因子是基于他们具有干扰细胞增殖的能力。微管蛋白的解聚因子,如秋水仙素和长春新碱,具有抗有丝分裂的作用,导致肿瘤血管闭合。但是这个使肿瘤血管闭合的作用只能在药量接近MTD(最高耐受剂量)时产生。最新被发现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Endostatin,对新生血管生成有抑制作用,而对已形成的血管并没有明显作用,对肿瘤血管也没有明显的靶向作用。
近几年发现的一类新型的微管蛋白解聚因子能解决这个问题,它能在低于MTD的剂量下就能使血管闭合(Expert Opin Investig Drugs.2004Sep;13(9)1171-82)。Vincent等人在2005年提到了一类具有类似属性的新型微管蛋白解聚因子,作为血管靶点因子(VTAs)能破坏微管蛋白骨架,文献数据显示血管靶点因子能选择性诱导肿瘤血管的衰退,部分通过VE-cadherin信号通道。这类微管蛋白解聚因子选择性的破坏肿瘤血管,并阻止新生肿瘤血管形成,而且对正常血管系统没有影响。同时它能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选择性的导致肿瘤血管功能紊乱和结构的破坏、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调亡,使得肿瘤细胞失去营养和氧气的支持,而发挥其杀伤肿瘤细胞或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
Gillian M.Tozer等人于2005年曾在具影响力的杂志Nature Rev Cancer中报道,指出该类化合物不但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也影响内皮细胞的迁移,快速改变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引起内皮细胞凋亡,打断血管中内皮细胞的连接,从而迅速导致肿瘤血管功能紊乱和结构的破坏。由于一般正常血管都是通过平滑肌细胞支撑的,这一类化合物只作用于没有平滑肌细胞支持的血管,对平滑肌支持的血管没有影响,从而迅速并有选择性的导致肿瘤血管功能紊乱和结构的破坏,进而能选择性的作用于肿瘤细胞,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大大降低(NatRev Cancer.2005 Jun;5(6)423-35、J.Clin.Invest.,November 1,2005;115(11):2992-3006)。这类药物目前被认为是抗肿瘤最有前景的药物之一。
目前国外同时在开展研究的该类药物只有CombretastatinA-4进入临床研究,由于通过双键连接,在Combretastatin中芪类单元的最有效破坏肿瘤血管是顺式构型,而反式构型的芪类化合物对肿瘤没有抑制作用。由于存在顺反异构,极易发生异构化等反应,反式结构不但没有药效,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毒副作用(CombretastatinA-4LD50为500mg/kg),使得CombretastatinA-4在保存和实际应用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本发明中毛兰素为合成的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赛尔生物医学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赛尔生物医学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34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将涂层涂敷到衬底的方法
- 下一篇:涡扇发动机的高压转子和低压转子的可变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