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医疗设备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备份/恢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4093.4 | 申请日: | 200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6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朱雷;葛小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G06F9/445;A61B6/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18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医疗 设备 计算机系统 数据 备份 恢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备份/恢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医疗设备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备份/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有相当多的医疗设备都配备有自身的计算机系统,这大大提高了医疗设备的性能。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对于CT扫描设备来说,CT系统由于其自身结构的复杂性,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这些故障都会不同程度地造成数据的丢失或者不完整,给客户带来难以预料的损失。
这些故障可能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系统硬件故障:系统硬件故障会导致数据错误,当与存储或数据传输有关的硬件出现故障时,甚至会导致数据丢失或者损坏;
系统软件故障:软件故障通常由不稳定的系统补丁或有缺陷的应用程序引起,除会导致数据错误外,还可能引起系统无法启动,丢失数据;
人为操作错误:人为操作错误可能是误操作,导致数据丢失或者损坏;
自然灾害: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引起的信息系统破坏也是数据失效的客观原因。
由于上述一些故障原因的存在,一旦医疗设备的计算机系统死机或崩溃之后,用户将无法再使用该设备。而由于大部分的使用者都不具备相应的计算机知识,他们不得不等待医疗设备厂商的工程师来进行维修后,才能继续使用。这非常耽误时间,对医院和病人都是不利的。
而即便是专业的工程师进行系统恢复时,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重新安装好系统,因为不同的医疗设备配置有不同的计算机系统,每种系统的复杂程度都不尽相同,需要工程师分门别类的判断,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恢复安装。这对工程师的培训时间、熟练程度等都要求很高。
此外,由于医疗设备的特点决定了其计算机系统必须和其他系统相联系才能完成对病人的注册,检查,读片,打印,保存等医疗特有的工作流程。因此,系统的备份和恢复不是一个历史某个结点简单的恢复,而是一定要注意到数据库的完整性与一致性,并保证系统恢复后与其他设备的通讯。
因此,对于医疗设备提供者来说,除了追求各个设备和系统的可靠运行外,如果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提前对系统数据做好保护工作,将是非常有价值的。而目前的各种医疗设备中,尚没有提供这方面的任何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医疗设备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备份/恢复方法,定期将系统的关键数据进行备份,并在需要时恢复至系统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医疗设备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备份/恢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为所述医疗设备提供一组可启动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光盘;
(2)使用所述光盘启动所述医疗设备的计算机系统,自动装载系统硬件;
(3)提示用户选择系统备份操作还是恢复操作;
(4)如果确定用户选择的是备份操作,则将系统数据,连同当前使用的数据库结构备份至光盘中;
如果确定用户选择的是恢复操作,则根据光盘中备份的数据库结构与当前使用的数据库结构,对光盘中的备份数据执行数据转换,将转换后的数据写回所述计算机系统。
其中,步骤(4)所述恢复操作,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显示用户界面之前,检查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由于医疗设备系统中包含了大量的病人、医院,以及系统本身的数据,因此,应用本发明将极大的节约维护时间,从而使医院可以更快速的恢复医疗设备系统。另外,由于备份是离线备份,因此可以异地保存,最大限度的做到了冗灾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医疗设备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医疗设备的系统备份/恢复方法流程图;及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数据转换过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主要思路是将医疗设备的系统在需要的时间提前进行备份,也就是说将数据以某种格式和方式加以保留,以便在系统遭受破坏或其他特定情况下,可以将数据恢复到以前某个时间点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40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