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64260.5 | 申请日: | 200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0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赵剑明;刘玉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45/04 | 分类号: | C10G4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氢精制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 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由载体和负载于载体上的活性组分组成,其特征在于:
载体由Fe和Al2O3组成;活性组分由Mo、Ni、P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
载体中,Fe以Fe2O3计,占载体总重量的6~9%;
催化剂中,各活性组分所占重量百分比分别为:Mo以MoO3计11~13%,Ni以NiO计7~9%,P 1~3%。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比表面积为250~300m2/g,孔容为0.50~0.75mL/g。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180~250m2/g,孔容为0.30~0.50mL/g。
5. 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载体的制备:将拟薄水铝石与含铁化合物在一起混合均匀,经捏合、成型和干燥,再进行焙烧制得;
(2)催化剂的制备:用含Mo-Ni-P的溶液喷浸Fe-Al2O3载体,然后干燥、焙烧制得。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载体的制备包括:
(a)将拟薄水铝石与含铁化合物一起混合、捏合,直至成为可塑状;
(b)在挤条机中挤成条型;
(c)将成型后的湿条在室温下放置18-24小时,然后在100~120℃下干燥1~3小时,最后升温至600~700℃焙烧1.0~3.0小时。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催化剂的制备包括:
(a)制备Mo-Ni-P溶液:
将85%H3PO4溶于水中,在搅拌下将此溶液加入到MoO3中,升温至微沸并加热至MoO3大部分溶解。然后在搅拌下缓缓加入碱式碳酸镍,继续加热至碱式碳酸镍及剩余MoO3全部溶解,降至室温后过滤,加水将滤液体积调至100mL。
(b)制备催化剂:用制备的Mo-Ni-P溶液,在室温下喷浸载体得催化剂湿条;将催化剂湿条在空气中干燥18-24小时后,100~120℃下干燥1~3小时,升温至360℃-380℃,焙烧1-2小时。再升温至460℃-480℃,焙烧2-3小时。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o-Ni-P溶液浓度为:每100mL溶液中含Mo以MoO3计12~13g,Ni以NiO计8~10g,P 1.9~2.2g。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制备中的含铁化合物选用Fe2O3、Fe2(C2O4)3、Fe(NO3)3·9H2O或FePO4中的一种或几种。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载体的制备包括:
(a)取200g含Al(OH)3<3m%的拟薄水铝石,加入11.0g Fe2O3,混合均匀,再加入130mL2.9%HNO3和适量的H2O,充分混合、捏合成可塑状;
(b)在挤条机中挤成φ1.5mm的条型;
(c)将成型后的湿条在室温下放置24小时,然后在110℃下烘干2小时; 再以每分钟3℃升温至350℃,然后再以每分钟2℃速度升温至650℃,并在该温度下恒温焙烧2.0小时;
步骤(2)催化剂的制备包括:
(a)Mo-Ni-P溶液的配制
将8.0g H3PO4(85%)溶于100mL水中。在搅拌下将溶液加入到12.5g MoO3中。升温至微沸并加热3小时至MoO3大部分溶解。然后在搅拌下缓缓加入碱式碳酸镍15.5g,继续加热至沉淀物全部溶解,过滤。将滤液体积调至至100mL。
(b)催化剂的制备
称100g Fe-Al2O3,量取90mL上述制备的Mo-Ni-P溶液,在室温下喷浸得湿催化剂条;将湿催化剂条在空气中干燥24小时后,于110℃下烘干2小时,再以3℃/分钟速度升温至370℃,恒温焙烧1小时;再以2℃/分钟速度升温至460℃,恒温焙烧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426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装置及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 下一篇:制作内燃机连杆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