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内生菌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5724.4 | 申请日: | 2007-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0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鑫;曾英;沈月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00 | 分类号: | C12N1/00 |
代理公司: | 云南协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谢嘉 |
地址: | 650204***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内生菌 制备 方法 | ||
所属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植物材料中富集内生微生物的方 法,也就是涉及一种植物内生菌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个体无论是一粒种子还是一棵参天大树,都是一 种相对复杂的生态环境,种类和丰度不同的微生物栖息其中;对于生 活在活的植物组织内部而对植物不产生直接负面影响的微生物,被统 称为植物内生菌。植物内生菌普遍存在于植物体而且种类繁多,除少 部分内生菌集中群居在植物的某些特定部位比如根瘤和冠瘿瘤以外, 绝大多数植物内生菌通常在植物体内分散而居,人们对这些内生菌的 栖息部位和种类多样性知之甚少。不仅如此,大部分环境微生物包括 为数众多的植物内生菌难以人工培养成活,因而不能通过纯培养进行 分离鉴定以及产物化学研究。为了运用内生菌宏基因组的研究策略发 掘植物内生菌的基因资源并开发其化合物产生的潜能,首要步骤是从 植物材料富集植物内生菌并去除大量植物遗传物质的干扰。相关的报 道仅有富集土壤微生物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去除土壤 杂质,本发明人曾采用此种原理的方法却不能从植物组织有效富集到 内生菌,这是因为所要去除的杂质存在本质不同,前者是土壤颗粒而 后者是植物遗传物质。为了达到从植物材料富集内生菌的目的,本申 请的发明人在2006年曾报道用纤维素酶和离析酶从植物叶片和种子 富集内生菌的方法(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 100:830-837)。 后续研究发现该方法存在缺点,即酶作用时间较长,可能因某些微生 物的滋生而造成富集样品内生菌丰度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局限,提供一种 新的植物内生菌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植物内生菌的制备方法,取植物材料经高速组织捣碎机匀浆,低 速离心200g×5min,取上清液加入卤盐氯化钠或氯化锂至终浓度 0.1%~3.0%,以重量/体积为单位,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 或Triton X-100至终浓度0.01~2.0%,以重量/体积为单位,混匀,静 置1-2小时,取上清液5000g离心10分钟,得到沉淀为植物内生菌。
上述方法所使用的卤盐优选用一价阳离子卤盐,或二价阳离子卤 盐。
上述方法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优选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非离 子型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的方法是基于一定量的植物材料和无菌水用高速组织捣 碎机处理,匀浆液经低速离心分离之后,用一定浓度的卤盐和表面活 性剂清除植物来源杂质包括细胞核、细胞器和胶质等,自然沉降后取 上清液经高速离心收集沉淀就可得到内生菌丰富而植物遗传干扰物 质甚少的富集样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进一步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 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取滑桃树茎皮40克,用自来水和蒸馏水洗净,加入300毫升无 菌水,用高速组织捣碎机18000rpm匀浆;用无菌纱布过滤去除未破 碎的组织与纤维,滤液用低速离心(200g×5min)分离去除沉淀;往 上清液中加入氯化钠至终浓度1.0%(w/v)以及十二烷基磺酸钠至终 浓度0.05%(w/v),颠倒混匀并静置1小时,此时会有大量絮状沉淀 产生,不要扰动沉淀;小心吸取上清液至一新的灭菌离心管,5000g 离心10分钟,得到的沉淀即为内生菌富集样品。
实施例2:
取云南美登木新鲜叶片20克,用自来水和蒸馏水洗净,加入400 毫升无菌水,用高速组织捣碎机15000rpm匀浆;用无菌纱布过滤去 除未破碎的组织与纤维,滤液用低速离心(200g×5min)分离沉淀; 往上清液中加入氯化锂至终浓度0.6%(w/v)以及Triton X-100至终 浓度0.15%(w/v),颠倒混匀并静置2小时,此时会有大量絮状沉淀 产生,不要扰动沉淀;小心吸取上清液至一新的灭菌离心管,5000g 离心10分钟,得到的沉淀即为内生菌富集样品。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57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工位压力机
- 下一篇:一种燕麦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