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碳化钨-镍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5860.3 | 申请日: | 200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2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飚;王宇栋;张自华;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5/00 | 分类号: | C25D15/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杨宏珍 |
地址: | 650051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碳化 复合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碳化钨一镍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电镀与纳米材料交叉学科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与常规碳化钨一金属钴复合涂层相比,由于纳米碳化钨-钴复合涂层具有涂层孔隙率小,涂层与基材结合力强和涂层的抗腐蚀,抗磨损能力更高等优点,可能会成为21世纪中末期的高性能抗磨蚀水力机械材料,因而引起国内外纳米涂层材料研究者的兴趣。在20世纪末期,美国等发达国家就开始研究用超音速热喷涂法(简称HVOF,是Highvelocity oxygen fuel的简称),和等离子热喷涂法制备纳米碳化钨-钴(以下简称nWC-Co)纳米复合涂层[1、2]。但这两类热喷涂方法制备(nWC-Co)涂层存在诸多缺点:如纳米粉末的飞扬损失大,小试时纳米粉末的有效利用率仅为30-40%,中试及生产时,纳米粉末利用率也只有50-55%;过程中由于纳米粉与高温和氧气接触,纳米涂层会产生质量衰变,即发生
参考文献:
[1]S.Usmani,S.Sampath and H.Herman:“HVOF Processing of Nanostructure(WC-Co)coating and their properties”[J].“Journal of thermal spray Technology”,V0l 8(4).Sept.1999。
[2]M.shool,M.Becker and D.Atteridge:“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plasma sprayed Nanoscale(WC-Co)coatings”[J].“Journal of Thermal sprayTechnology.”V0l.7(3),sept.1998。
[3]Hyung-Jun Kim,Chang-Hee Lee and soon-Yong Hwang:“Feabrication of WC-Cocoatings by cold spray deposition”[J],“Surf.Coat Technology”191(2005)。
[4]徐滨士:“纳米表面工程”(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
[5]成都市表面处理学会:“电镀技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58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