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蝇蛆、蚯蚓生态高效循环养殖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养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65982.2 | 申请日: | 200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9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穗;张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金穗;张浩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23K1/18;A23K1/16 |
代理公司: | 昆明科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行健 |
地址: | 675003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蝇蛆 蚯蚓 生态 高效 循环 养殖 方法 用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蝇蛆、蚯蚓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些小企业或农户养殖蝇蛆、蚯蚓、黄粉虫等小动物作为饲料中鱼粉的替代物或直接做饲料,存在食物链结构不健全,饲料消耗高、养殖成本高,繁殖率低,难以工厂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的缺点。中央电视七台农业频道《今日农经》栏目曾多次播放的蝇蛆或蚯蚓养殖专题报导,以及专利申请号为95117852.0的文件公开的一种名称为“蝇蛆工厂化养殖方法及设备”,只属作坊式或小规模生产的养殖技术,要用于大规模养殖蝇蛆、蚯蚓生产昆虫蛋白粉,是行不通的。其原因在于,以现有技术饲养蝇蛆或蚯蚓,假如设计一个年产5000吨规模的昆虫蛋白加工厂,则必须配套建设一个年产蝇蛆或蚯蚓20000吨规模的养殖场,才能满足蛋白原料(蝇蛆或蚯蚓)的持续供给。而饲养20000吨蝇蛆,至少需要8~10万吨畜禽粪便,日均需要培养料220~274吨;饲养20000吨蚯蚓,则需要20~24万吨畜禽粪便或部分农作物秸秆,日均需要550~658吨,根据一头成年牛一天的排尿和排粪量为30~40公斤计算,可供利用的粪尿平均以25kg计算,每天需要约3~3.5万头牛的粪尿,才能满足年产5000吨蛋白粉的蝇蛆或蚯蚓饵料的持续供应量。假如养牛场或养牛户的存栏率下降50%,其粪尿也必然会减少50%,而蝇蛆、蚯蚓养殖场所需的饵料每天都必需按照220~274吨(蛆)、548~660吨(蚓)的正常供给,那么每天差50%的粪尿无法解决。到外地收购必然导致饵料成本增高,随之养殖成本也增高,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甚至严重亏损。如果再以设计年产10000吨蛋白粉的规模计算,又如何解决每天需440~476吨粪尿或部分秸秆的持续、稳定供给的技术或方法?解决不了这一难题,必然导致其风险成倍增加。我国的畜牧业大多形成小规模分散性饲养,整体行业抗风险能力弱,受市场影响较大,发展不平衡,饲养动物的存栏率经常出现阶段性短缺状态,从而也就导致蝇蛆、蚯蚓饵料的阶段性短缺问题,形成了蝇蛆、蚯蚓养殖业规模越大风险越大的局面。由于饵料的阶断性短缺,养殖户则必然会寻找替代物,如生活垃圾、造纸厂或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等来作为蝇蛆或蚯蚓的饵料。但这些“原料”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等有害元素,如砷、汞、铅、铬、氟等,此外酸、碱的pH值过高或过低,用含有这些有害成分的饵料喂养蝇蛆或蚯蚓后会导致大面积死亡或生长缓慢。最严重的是,利用这类“原料”饲养的蝇蛆或蚯蚓,如不经过特殊工艺处理,或清除有毒有害物质,饲养出来的蝇蛆或蚯蚓根本不能作为生产昆虫蛋白的原料使用,因为用这类饵料饲养出来的蝇蛆或蚯蚓,其体内残留的重金属元素必然超标,加工出来的昆虫蛋白产品中的重金属元素也必然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而被国家禁止销售和使用。因此,现有技术难以实现安全、卫生、低成本、高效率和规模化、工厂化、连续不间断的现代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卫生、低成本、高效率、生态环保、能废物再生利用,能标准化、规模化、工厂化、连续不间断生产的蝇蛆、蚯蚓生态循环养殖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养殖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金穗;张浩,未经李金穗;张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59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