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方位采风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6022.8 | 申请日: | 200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2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高天荣;孙世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D3/04 | 分类号: | F03D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2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方位 采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方位采风罩装置,属于风力发电领域。
背景技术:
据估计,全球地面的风能总量为13PW,我国风能总量为1TW,其中可利用的为1GW。由于风向多变,随机性很强,收集风能比较困难。有各种各样的风力发电机,1982年原联邦德国就制成风轮直径为145米、功率为5000kW的风电机;而我国新疆、内蒙古牧民用的是风轮直径只有1M多的100W级便携式家用微型风力机。目前投入使用的风力发电机多数为水平轴式,单向收集风能,群落布局,构成风电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风机只能单向收集风能的局限,提供一种能够全方位收集风能的采风装置,按各个方向布置后,无论风向如何变化,都能有效收集风能,推动风力发电机旋转。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将风力发电机变为垂直轴式,风能收集部分变为水平式,主体部分由相对并连通的4个喇叭口3、位于中心的中轴2及安装在中轴上的半球形十字风轮1组成,中轴下部连接变速传动机6。这种装置不仅能收集各个风向的风能,而且易于增加层数,形成塔状,或者扩大采风罩直径,从而增大风力发电机功率。如果风向比较固定,还可做成只有一个喇叭口的风墙9,专门收集这一风向的风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全方位采风罩的主视图,图中1.半球形风轮 2.中轴 3.喇叭口
图2是全方位采风罩的俯视图,图中4.进风口 5.出风口
图3是塔形结构风电机示意图,图中6.变速传动机 7.底座 8.标灯
图4是风墙采风示意图,图中9.风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单一全方位采风罩
单一全方位采风罩如图1和图2所示,图1是主视图,图2是俯视图。在图1中,阴影部分为喇叭口3正面,入口正对着半球形风轮1,这种受力方向总是使风轮向同一方向旋转;面向风的喇叭口为进风口4,相对的背向风的喇叭口为出风口5,如图2所示,中轴2连接着置于底座7的变速传动机6。其特征是,无论从哪个方向吹来的风都可以通过喇叭口导入,富集后推动风轮旋转,然后从对面的喇叭口流出。这样,无论风向怎样改变,风电机都可以不改变位置而正常运转。
喇叭口形结构有效地提高了能流密度,有利于设计大功率的风力发动机。加大喇叭口直径,可增大采风面积,从而提高风力发电机的功率。
风轮在旋转过程中,因其直径较小,震动小,有较高的运行稳定性。风力发电机的速度控制器、发电机和蓄电池等都可以置于采风罩的中央空闲处,既安全又方便维护。
实施例2:塔形结构采风罩
将多个采风罩叠加在中轴上,构成塔形结构,能提高上下的采风面积。
这种塔形结构与目前的水平轴式大桨叶式结构相比,有很高的运行稳定性。在山顶或高层建筑物顶部安装这种塔形风电机,能有效利用风力。还可增加层数或加大采风罩直径,以提高风电机功率。
塔形结构可用于高山顶上的森林防火观察站。顶端安放标灯8,可用于高楼航空灯标指示。
实施例3:风墙形采风罩
将全方位采风罩进行改装,只用一个喇叭口的采风罩叠加在中轴上,构成风墙9,可称为风墙形采风罩,如图4所示。这种单一喇叭口采风罩可以上下左右平面组合形成风墙,以便有效利用风力。
山区有很多人们称为大风垭口的地方,这种地方的风向变化较小,比较单一,山坡地面本身就起到导风和富集作用。由上到下通过同一根轴连接一台风电机,左右风电机并联输出风电。
总之,全方位采风罩组成的风力发电机有显著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山区。可单机建造,也可多机并行;可建成塔形,也可建成风墙。单机功率大小的改变,在技术要求上变化不大,只需改变采风罩大小。宽敞的空间有利于安放所有设备,方便使用和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师范大学,未经云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60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