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正压恒温仿生式全自动鼻腔冲洗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66079.8 | 申请日: | 200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1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高伟;王斌全;张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伟;王斌全;张哲 |
主分类号: | A61H35/04 | 分类号: | A61H35/04;A61H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1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正压 恒温 仿生 全自动 鼻腔 冲洗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鼻腔冲洗治疗仪,尤其是指一种耳鼻咽喉-头颈科专用智能正压 恒温仿生式全自动鼻腔冲洗治疗仪。
【背景技术】
各型鼻炎、鼻咽炎以及鼻咽癌等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后并发症的根本病因在于鼻-鼻咽 腔解剖结构的特异性和鼻粘膜-纤毛系统生理功能的破坏。
医学研究证实鼻腔、鼻窦在生理情况下有自身排毒功能,维持其自身的清洁状态,而这 一功能是靠鼻粘膜-纤毛系统的分泌、摆动、传输功能而实现。如果不及时恢复纤毛的正常 形态和传输功能,鼻粘膜分泌的清澈粘液会变为脓稠,又会进一步加重鼻腔、鼻窦细菌繁殖, 使鼻腔疾病加重。反过来又使纤毛损害加重,形成恶性循环,从而造成急、慢性鼻-鼻窦炎、 鼻息肉、鼻出血、过敏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萎缩型鼻炎、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术后干痂、 粘膜水肿、复发、鼻咽癌等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后的并发症。
因此怎样能够有效地维护鼻腔及鼻窦粘膜-纤毛正常形态以及分泌、摆动、传输功能, 避免、解除窦口鼻道复合体(OMC)及各个窦口的机械性阻塞,恢复鼻腔及鼻窦窦口正常通 气、引流,恢复鼻腔、鼻窦的自我排毒功能和防御机制,是解决鼻部疾病和鼻咽癌等头颈部 恶性肿瘤放疗后并发症的关键性问题。
然而传统的洗鼻器和洗鼻液不符合现代医疗的要求,严重脱离“生物-社会-心理”的 医疗模式,在鼻腔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1.传统的洗鼻方法及用液不科学。
首先,传统的徒手洗鼻方法是用双手捧着清洁的水,头向下弯,用力将水吸入鼻孔内, 再从嘴巴将水吐出,藉此清除鼻腔内的鼻涕与污垢。此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刚开始练习时, 很多患者都会有头痛以及呛水的感觉而耐受不了,从而中断治疗。再者,以现代医学的观点 而言,它们除了使用不舒服外,由于冲洗时大部分使用的是一般的水,相对鼻腔组织液而言, 普通水属于低张溶液,如果持续大量使用,反而对鼻腔黏膜会造成损伤。
2.传统的手动洗鼻器存在多种弊端。
目前市面上的洗鼻器都比较简易,大致上可分为手压橡皮管型和塑料瓶型两种。
首先,这些洗鼻器的洗鼻头无法更换,不卫生。从安全角度讲,虽然有些患者觉得手压 橡皮管冲洗时力量比较强,感觉洗得比较干净,但是他们的压力不可调节,可控性差,带来 严重的危险性,容易造成鼻粘膜损伤导致鼻出血,甚至可致脑脊液鼻漏的意外;其次,塑料 瓶(或茶壶造型)的洗鼻器则是靠水的重力轻轻流过鼻腔来清洗,它的缺点是清洗的功能较差, 当使用时由于头需侧倾,依人体解剖学,水较容易经鼻咽部的咽鼓管咽口流进中耳腔以及喉 咙,引起中耳炎及呛咳等并发症。
市面上还有一些喷雾式洗鼻器或者蒸气式洗鼻器,严格来说并不能称之为洗鼻器,它们 产生的汽雾不带有正压,无法有效进入各鼻道及鼻窦内。所以并没有清洗鼻腔的功能,只能 达到润湿鼻腔黏膜。对于鼻腔疾病的治疗而言,效果与智能正压恒温仿生式全自动鼻腔冲洗 治疗仪有本质区别。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洗鼻器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正压恒温仿生式全自动鼻 腔冲洗治疗仪,其可以填补国内在智能型鼻腔冲洗治疗仪方面的空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和现实的临床意义。
智能正压恒温仿生式鼻腔冲洗治疗仪是根据鼻腔解剖结构以及鼻粘膜-纤毛运动功能 (mucociliary movement)原理研发,具有冲洗和治疗的双重作用。它可以产生压力可调的正压 仿生按摩冲洗水流,通过智能恒温系统进行水流温度控制,使按摩冲洗水流符合鼻腔生理温 度,从而有效恢复鼻粘膜~纤毛生理功能,去除鼻腔疾病的根本病因。洗鼻喷头、洗鼻杆及 手柄依照鼻腔解剖结构、人体力学而设计,使患者冲洗时感觉更为舒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伟;王斌全;张哲,未经高伟;王斌全;张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60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红外薰蒸理疗器
- 下一篇:内隔墙板体系及其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