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化炉硫化挥发回收锡的新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6225.7 | 申请日: | 2007-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1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宋兴诚;王彦坤;缪兴国;范丽霞;徐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25/02 | 分类号: | C22B25/02;F27D17/00;B01D29/11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赵云 |
地址: | 661000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化炉 硫化 挥发 回收 新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冶金工艺技术,具体涉及采用烟化炉硫化挥发处理低品位锡物料,二次氧化,回收二氧化锡烟尘的工艺。
背景技术
20世纪3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硫化挥发富集有价金属的理论。1954年,苏联波多尔斯克冶炼厂首次采用烟化炉硫化挥发工艺处理炼锡贫渣成功。烟化炉硫化挥发工艺,可以有效地回收低品位物料中的有价金属。烟化炉处理低品位锡物料,可以将过去作为废渣抛弃的含锡1~3%的炉渣中的锡以硫化亚锡的形态有效地挥发,也可以使低品位锡中矿中的锡以同样的方法挥发。这些挥发的硫化亚锡随烟气流动,经过氧化转化为氧化锡颗粒,通过沉降和收集,可以得到含锡品位达到50%以上的二氧化锡烟尘。
通常使用的是锡烟化炉,硫化挥发的硫化亚锡在烟道系统中是通过自然氧化转变为氧化物,再经过收尘器收集。硫化亚锡在烟道中的自然氧化,延长了氧化的通道,使得氧化释放的热量难以集中有效地回收,有时甚至会在收尘器处集中氧化产生爆炸,造成很大的安全问题。
传统的锡烟化炉收尘系统均采用电收尘器,在烟道系统上不设余热装置,使余热得不到回收。而且为了改善烟尘的比电阻以利于烟尘在电收尘器中能得到有效回收,在电收尘器之前还必须要设置喷淋系统增加烟气湿度,这一系统必然产生有害的工业废水,必须进行处理才能再利用或排放,因此其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烟化炉硫化挥发回收锡的新工艺,锡的总回收率高,热量可充分释放并得到利用,使得后续干式收尘的温度大幅度降低,同时不产生工业污水。
解决发明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在烟化炉的烟道系统上设置余热锅炉来回收热量,后续的收尘装置采用干式布袋收尘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采取:在烟化炉中,按照理论计算的硫化亚锡量配入硫化剂,使得炉渣中的锡完全硫化挥发;在烟化炉至余热锅炉之间,采取二次鼓风,进行强制氧化,使挥发的硫化物充分氧化释放反应热,在余热锅炉处回收;干式布袋收尘器采用长袋低压脉冲布袋收尘器,提高收尘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硫化亚锡在余热锅炉之前氧化中释放的热量,被余热锅炉回收,可生产蒸汽发电,有效地节约了能源,同时使得后续收尘的温度大幅度降低,防止了布袋滤料烧损;
(2)本工艺适宜处理低品位含锡物料,采用干式布袋收尘器回收二氧化锡烟尘,收尘效率大于99%,锡的总回收率大于98%,有效利用了宝贵的锡矿产资源;
(3)本工艺方法采用干式布袋收尘器回收二氧化锡烟尘,取消了为改善烟尘的比电阻而设置烟气喷淋增湿系统,不需要喷水冷却,不产生高砷污水,彻底消灭了这一系统产生的有害工业废水,极大地改善了作业环境。
(4)本工艺方法由于采用了干式收尘器,烟气部需要喷淋增湿系统,使得烟尘中易溶于水的铟、锌等金属的氧化物被富集到所收下的含锡烟尘中,通过一定的工艺处理就可以有效地回收这些有价金属,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好;
(5)本工艺方法比通常使用的烟化炉,所用的设备少而且简单,投资省;
(6)由于本工艺采用布袋收尘器,运行中不需要高压电场,用电量小,运行成本低;而传统工艺使用电收尘器,运行中必须使用高压电场,耗电量大,电费较高,运行成本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专用冶炼炉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在已有的烟化炉硫化挥发处理炼锡贫渣工艺的基础上,在炉床(炉底)面积4m2的烟化炉中处理含锡1~3%的炉渣和锡中矿;在烟化炉之后的烟道系统上设置余热锅炉,在余热锅炉之前进行二次鼓风,对高温烟气进行强制氧化,使硫化亚锡在到达余热锅炉之前的烟道系统中完全氧化,热量充分释放,并在余热锅炉得到回收利用,回收的余热可用于发电。含尘的高温经过在余热锅炉降温,采用长袋低压脉冲布袋收尘器收集以二氧化锡为主的烟尘,送到锡的熔炼工序,含硫的废气则被回收,脱硫后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62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真红外探测器输出信号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脱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