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铃薯脱毒试管薯漂浮育苗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66315.6 申请日: 2007-10-25
公开(公告)号: CN101138310A 公开(公告)日: 2008-03-12
发明(设计)人: 郭华春;龙雯虹;蒋从莲;肖关丽;谢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G31/00 分类号: A01G31/00;A01G31/02
代理公司: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陈左
地址: 650201云南省***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马铃薯 脱毒 试管 漂浮 育苗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铃薯脱毒试管微型薯的育苗技术,特别是马铃薯脱毒试管薯漂浮育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脱毒试管微型薯的推广应用是解决马铃薯种性退化,促进马铃薯生产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582624、公开号为CN1326670、公开号为CN1188593、公开号为CN1048141、公开号为CN1083076和公开号为CN1631088等多项发明公开了多种脱毒试管微型薯生产方法,微型薯的生产技术较为成熟。目前,试管微型薯繁殖原原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大棚内直播进行繁殖,存在不易出苗、出苗不整齐及苗弱等缺点。试管微型薯育苗的技术薄弱,是制约马铃薯种薯生产的一个瓶颈。关于马铃薯的育苗方法,《上海农业科技》2007年1期公开了“马铃薯育苗移栽技术”,此技术是争对大种薯的育苗。《中国马铃薯》2004年第2期公开了“营养钵育苗在脱毒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中国马铃薯》2003年2期公开了“脱毒马铃薯试管苗不同基质处理对原原种产量的影响”,但这两篇报道都是针对试管苗的育苗技术,并且育苗基质的载体是纸筒和塑料营养钵。关于脱毒试管薯的育苗研究,尤其是漂浮育苗技术在试管薯育苗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马铃薯脱毒试管薯漂浮育苗的方法,它在现有的脱毒试管微型薯育苗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漂浮育苗技术,促成脱毒试管微型薯快速、整齐地出苗,培育壮苗,降低种薯的生产成本。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1)建育苗池:用砖块砌成深15-30cm、宽100-150cm、长不小于140cm的池子,池子的大小根据育苗的多少而定,可以建得更长;育苗池内部涂抹水泥沙浆,以防漏水;也可不抹水泥沙浆,在内部垫上塑料膜,以防漏水,建成临时性育苗池;育苗池建好后,池内注满水。

2)漂浮育苗盘装放培养基:用泡沫塑料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盘作育苗盘,其规格为长70cm、宽35cm、高5cm,上面均匀分布有若干个长3cm、宽3cm、深5cm、底部有小孔的倒金字塔形育苗孔,相邻育苗孔的孔间距为0.5cm。每个育苗孔都装满事先浸透水的培养基,培养基由珍珠岩与腐殖土二者按重量比例为1∶8-10混合而成。

3)播种脱毒试管微型薯:把已发芽的脱毒试管微型薯播于育苗盘上装有培养基的育苗孔内,每个育苗孔播1粒微型薯,播种深度为1-2cm。

4)把已播种的育苗盘放于水池漂浮培养。

5)其间,除不需浇水外,其余管理工作同一般育苗方法。

6)播种25-40天后,可培育出适宜移栽的幼苗,将幼苗从育苗盘上拨出,根系带着培养基质移栽。

本发明与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此方法育苗出苗快,缩短生产周期,现只需25-40天。

2)此法育苗出苗率高、苗壮试管薯损耗少,出苗率可达95%以上,而同样条件下的营养钵育苗出苗率低得多。

3)移栽易成活,所育的苗壮、根系发育好,并且由于培养基质疏松,移栽时根系不易受损且带有培养基质,所以较现有方法育苗易成活。

4)设施简单且能重复利用,操作方便,育苗前将育苗池灌满水后中途不需浇水,在空气干燥的地区用此法育苗,可省去经常浇水投入的大量工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建育苗池:2007年4月23日,在云南农业大学试验塑料大棚内,用锄头将地面铲平后,用砖块砌成深20cm、宽100cm、长150cm的池子,底部及四周用塑料膜垫上,再将池内注满水。

2)漂浮育苗盘装放培养基:当天,用2个泡沫塑料盘作育苗盘,每个育苗盘规格均为长70cm、宽35cm、高5cm,上面具有长3cm、宽3cm、深5cm,上方下有小孔的倒金字塔形育苗孔,孔间距0.5cm。每个育苗孔都装满事先浸透水的珍珠岩与腐殖土混成的培养基,二者的比例按重量比约为1∶10。

3)播种脱毒试管微型薯:当天,将已发芽的平均薯重为0.2-0.5g的大西洋脱毒试管薯播于育苗盘上装有培养基的育苗孔内,播种深度约为2cm。每个育苗孔播1粒微型薯。

4)把已播种的育苗盘放于水池漂浮培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63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