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魔芋试管芋的贮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6316.0 | 申请日: | 200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8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玲;马继琼;尹桂芳;房亚南;李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B7/00 | 分类号: | A23B7/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杨宏珍 |
地址: | 650223云南省昆明市学云路***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魔芋 试管 贮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魔芋试管芋的贮藏方法,属农业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魔芋是唯一能大量合成葡甘聚糖的植物。葡甘聚糖无论在工业、农业和医药、保健食品上都有着广泛作用,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种芋带病率高、优良种性严重退化制约了这一产业的发展。通过生物技术在试管内繁殖试管芋,即提高了魔芋种的繁殖系数,又减少了魔芋试管苗在移栽中的技术难度及管理成本,在生产中中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试管内繁殖的试管芋水份含量高达85%以上,在贮藏(沙中堆放)过程中极易烂种,烂种率达30%,成苗率仅有70%,且由于营养体太小,如脱水稍不小心又会造成试管芋的干瘪,干瘪试管芋成苗率仅20%。因此,魔芋试管芋的贮藏问题已经引起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
迄今为止,未见在试管内繁育魔芋试管芋贮藏方法的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试管芋烂种率及干瘪率低、成苗率高、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魔芋试管芋的贮藏方法。
本发明通过试管芋脱水处理、低温贮藏等步骤,降低烂种率及干瘪率,提高试管芋成苗率。
本发明的魔芋试管芋的贮藏方法由试管芋的诱导、试管芋的脱水处理、试管芋贮藏温度及湿度的控制等步骤组成,具体如下:
1、当试管芋在瓶内长至1-1.5克,并出现叶片发黄、倒苗现象,表明试管芋完全成熟,即可出瓶,然后用清水冼去出瓶试管芋上的培养基,称重;
2、将试管芋放入20±2℃的干燥箱内脱水3-5天,称重,当试管芋重量减少30%后放入贮藏柜内暗贮藏,并定期7天通风透气2-3个小时,贮藏柜内温度保持在15±2℃,相对湿度为70%;
3、翌年2月份将贮藏温度及湿度提高,温度20±2℃,相对湿度为80%,促进顶芽的萌发;3月份即可种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试管芋烂种率及干瘪率低、成苗率高、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魔芋试管芋的贮藏方法包括试管芋的诱导、试管芋的脱水处理、试管芋贮藏温度及湿度的控制等步骤组成,具体如下:
1、按照CN991210514方法培育的魔芋组培苗经CN031355722方法诱导生产出试管芋;
2、当试管芋在瓶内长至1克,并出现叶片发黄、倒苗现象,表明试管芋完全成熟,即可出瓶,然后用清水冼去出瓶试管芋上的培养基,称重;
3、将试管芋放入20±2℃的干燥箱内脱水3天,称重,当试管芋重量减少30%后放入贮藏柜内暗贮藏,并定期7天通风透气2个小时,贮藏柜内温度保持在15±2℃,相对湿度为70%;
4、翌年2月份将贮藏温度及湿度提高,温度20±2℃,相对湿度为80%,促进顶芽的萌发;
5、翌年3月份按10cm×15cm的株行矩种植,出苗率达94%。施肥方法按CN991210514方法进行,12月份收获可得到平均50克优质魔芋种芋。
实施例2:
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为:1、试管芋在瓶内长至1.2克出瓶;2、试管芋放入20±2℃的干燥箱内脱水时间为4天,定期7天通风透气时间为2.5个小时。
实施例3:
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为:1、试管芋在瓶内长至1.5克出瓶;2、试管芋放入20±2℃的干燥箱内脱水时间为5天,定期7天通风透气时间为3个小时。
大量的试验证明,此方法减少了试管在贮藏中的烂种率及干瘪率,仅分别为4%和2%,降低了种芋生产的成本,为生产上有效的提供了优质种芋。成苗率高达94%,降低了良种生产成本,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63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共享资源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异形放大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