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氨法脱硫亚盐氧化塔的曝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6359.9 | 申请日: | 200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9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曾子平;刘应隆;周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亚太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J10/00;B01F3/04;B01F5/04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杨宏珍 |
地址: | 650118云南省昆明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硫 氧化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法脱硫亚盐氧化塔的曝气装置,属化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巨大,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2005年排放SO22549万吨,比2000年(1995万吨)增长了27%,排放量居世界第一,超过了我国大气环境的自净能力,年降水PH值小于5.6的区域约占国土面积的40%,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我国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SO2排放和酸雨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燃煤、冶金、化工。
随着技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理念的深入,氨法突显其优势,除脱硫效率高,还具有脱除部分NOX的能力。含硫量越高越经济。
氧化塔在氨法脱硫中有关键作用,其功能是将吸收液中的亚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铵氧化为硫酸铵溶液,该溶液蒸发结晶即获得化肥硫酸铵产品。
氧化塔包含了进、出气口、微孔曝气装置、气体分布装置、进出液口及催化剂加入口等部件。设备主要材料为玻璃钢。
微孔曝气装置传统做法采用金属管打孔,其孔不能自动闭合,固体物料进出容易渚塞,气泡大,比表面积小,溶解氧转移率低,气液容易合并,设备上部还需设置气体分配器,气液传质传热效果差。
经文献检索,未见与本发明相同的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液传质传热效果佳,可显著提高溶解氧转移率的氨法脱硫亚盐氧化塔的曝气装置。
本发明的氨法脱硫亚盐氧化塔的曝气装置(2)的结构同现有技术。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置于氧化塔(1)内的曝气装置(2)的材料选用PP和HPDE高分子材料,用公知的激光打孔方法制成;即:以PP为支撑骨架、HPDE高分子材料激光打孔制成。
本发明的氨法脱硫亚盐氧化塔的曝气装置(2)的微孔可自动闭合,通气时打开,不通气时闭合,孔径小于0.5mm,气泡直径维持在5mm,使气液接触良好,比表面积大,设备上部不需气体分配,气液传质传热面积大,效果好。亚盐氧化率可达95%以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氧化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氨法脱硫亚盐氧化塔的曝气装置的结构同现有技术。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置于氧化塔(1)内的曝气装置(2)的材料选用PP和HPDE高分子材料,用公知的激光打孔方法制成;即:以PP为支撑骨架、HPDE高分子材料激光打孔制成。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
在氧化塔(1)内加入催化剂,并从塔底通入氧化空气,使亚硫酸铵氧化成硫酸铵。氧化空气经微孔曝气装置(2)曝气后和吸收液——亚硫酸铵溶液充分接触氧化,亚盐氧化率可达95%以上。
氧化塔(1)内过量的氧化空气,通过连通管进入洗涤吸收塔,又经绝热冷却并经洗涤的烟气进入吸收段,最终随进入吸收段的烟气一起排出。
使用表明:本发明的氨法脱硫亚盐氧化塔的曝气装置的气液传质传热面积大,效果好。亚盐氧化率可达95%以上,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亚太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亚太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63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袋装水全封闭饮水机
- 下一篇:一种用改性材料制作的氨法脱硫洗涤吸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