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皮石斛茎尖组培快速繁殖的育苗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6480.1 | 申请日: | 200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0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苏有勇;孔祥莹;昊桢芬;王督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C12N5/04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093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皮 石斛 茎尖组培 快速 繁殖 育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皮石斛茎尖组培快速繁殖的育苗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斛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分为铁皮、黄草、金钗、霍山、环草、马鞭等数十个品种,其中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Wall.ex Lindl)是石斛中的极品,主要分布于江南和西南各省。铁皮石斛具有滋阴清热、生津益胃、润肺止咳等功能,用于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等多种病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铁皮石斛所含的多糖具有抗肿瘤、抗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扩张血管等作用。铁皮石斛多生悬崖峭壁上,由于种子极小、无胚乳,自然条件下萌发需与某些真菌共生,自然繁殖率低,且我国多年来对铁皮石斛的采集量远大于其生长量,由于长期采挖,自然资源枯竭,已濒临绝迹,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品种。为保护这一珍稀中药品种,国内许多科研人员对铁皮石斛进行了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但大多研究集中在由野生种子萌发形成愈伤组织、原球茎,然后进行分化培养获得再生苗。这些技术存在培育周期长、成本高等缺点。因此,如何缩短组培苗的培育周期,成为铁皮石斛实现人工规模化栽培的关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铁皮石斛茎尖组培快速繁殖的育苗方法。
本发明按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铁皮石斛茎尖组培快速繁殖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工艺步骤:
A、圆球茎诱导培养
选取健壮的野生铁皮石斛苗,用其茎尖或芽尖作为外植体,先用流水冲洗干净,再用70%的乙醇溶液消毒30~60秒,用无菌水冲洗一遍,把材料放入瓶子中,用浓度为0.1%的升汞浸泡6~10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4~5遍,接种于下列无菌诱导培养基中:B5+KT1.5~2.0mg/L+NAA0.4~0.8mg/L+浓度为10~15%的香蕉汁,在温度25-28℃、光照强度1800~2000lx、光照时间为12个小时的条件下,培养55~65天,即可形成圆球茎;
B、圆球茎增殖培养
将生长良好的圆球茎转接入下列增殖培养基中:B5+NAA1.5~2.0mg/L+KT0.8~1.0mg/L+浓度为10~15%的马铃薯汁,进行增殖培养,培养的环境条件为:温度25-28℃,光照强度2000~2200lx,光照13小时,培养周期为35-45天;
C、圆球茎分化培养
将圆球茎转入下列分化培养基中:B5+NAA0.8~1.0mg/L+KT0.1~0.5mg/L+浓度为10~15%的香蕉汁,控制温度25-28℃,光照强度2000~2200lx,光照时间12小时,培养55~65天,得到分化苗;
D、壮苗和生根培养
将分化苗转入下列生根壮苗培养基中:B5+NAA1.0~1.5mg/L+浓度为10~15%的香蕉汁,控制温度25-28℃,光照强度1800~2000lx,光照时间12小时,培养35~45天,得到生根苗,即可出瓶炼苗、移栽。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缩短了铁皮石斛苗的培育周期,从圆球茎至生根苗的培育周期仅为5~6个月,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发明采用茎尖组培技术培育的石斛苗,遗传性状稳定,其多糖和石斛生物碱含量与野生铁皮石斛相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64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