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程智能抄表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7855.6 | 申请日: | 200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1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南;朱永甫;徐万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澳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7/00 | 分类号: | G08C17/00;G08C17/02;H04L12/56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向群 |
地址: | 31236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智能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远程智能抄表系统,主要由传感器节点网络、公共通讯网络和管理控制中心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节点网络能够采集和发送计量表数据,公共通讯网络能够将传感器节点网络发送的数据传递给管理控制中心,管理控制中心对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汇总处理,存入数据库,并提供各种方式的查询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智能抄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节点网络由用户计量表目标节点和基站节点组成,每个用户计量表上的目标节点构成了一个由基站节点控制的子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智能抄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节点经由公共通讯网络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接收管理控制中心发送的命令,开始采集本地计量表的信息,并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通过IEEE 802.15.4直接扩频调制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转发给基站节点,基站节点能将数据信息传送到管理控制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智能抄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节点包括传感器单元、处理器单元、无线通信单元和能量供应单元,传感器单元能够采集计量表的信息,并将采集的信息转换成数字信息;处理器单元控制整个传感器节点的操作,存储处理采集的数据信息;无线通信单元与其他目标节点和基站节点之间进行通信,交换控制消息和收发采集数据信息;所述的基站节点都有一定容量的内存,可在基站节点与管理控制中心失去连接的情况下,接收并暂存来自目标节点的数据信息,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远程智能抄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节点结构上包括传感器、AC/DC变换电路、微处理器、存储器、无线收发器、电源几个部分,所述微处理器与传感器、存储器、无线收发器相连接,所述电源与传感器、微处理器、存储器、无线收发器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远程智能抄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节点结构上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无线收发器、电源和无线通讯模块几个部分,所述微处理器与无线收发器、存储器相连接,所述电源与微处理器、无线收发器、存储器、无线通讯模块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智能抄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抄表系统方法包括配置和执行任务代码、传感器节点数据采集处理、本地数据传输存储、数据的远程传输和据的接收与处理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远程智能抄表系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和执行任务代码步骤的具体内容为:
步骤S3-1和S3-2,基站节点接收管理控制中心通过公共通讯网络传送来的命令,并对命令进行校验,如检验失败,则丢弃该命令信息;校验成功,则进入下一步骤;
步骤S3-3和S3-4,基站节点对校验成功的命令进行解析,并向目标节点传输管理控制中心的命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远程智能抄表系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节点数据采集处理步骤是:
步骤S3-5和S3-6,目标节点接收命令,开始采集数据——通过其上的传感器单元采集计量表的数据并经由AC/DC变换后转换为数字信息,再将数字信息导入处理器单元8进行存储与处理;
步骤S3-7,各目标节点在进行数据采集的同时,计时器开始计时,如目标节点采集数据的时间超过设定时间,则返回步骤S3-6,重新采集数据,如返回的次数超过三次,则放弃本次数据采集操作;如按时完成数据采集,则进入下一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远程智能抄表系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数据传输存储步骤是:
步骤S3-8,各目标节点连接基站节点,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经由无线传感器网络发送回基站节点;如不能连接上,则通过其他节点多跳通信,将数据信息传送给基站节点;
步骤S3-9,基站节点接收目标节点发送来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澳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澳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785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