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管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8125.8 | 申请日: | 200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6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仁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仁山 |
主分类号: | F16L9/147 | 分类号: | F16L9/147;F16L15/00;B32B1/08;B32B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复合管,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管在径向方向上由里至外依次包括聚丙烯管层(1)、金属管层(2)、环氧树脂管层(3)和胶衣树脂管层(4);所述金属管层(2)为铸铁管层;胶衣树脂管层(4)为彩色胶衣树脂管层;所述复合管两端端部的金属管层(2)还均有一凸环部(21),其中环氧树脂管层(3)和胶衣树脂管层(4)从复合管两端的凸环部(21)之间处顺延并覆盖在该金属管层的两个凸环部(21)的外表面上,即在该凸环部(21)处,复合管在径向方向上由里至外依次包括聚丙烯管层(1)、金属管层(2)、环氧树脂管层(3)和胶衣树脂管层(4);所述复合管的内孔直径为6mm~1000mm,聚丙烯管层(1)的厚度为0.5mm~10mm,金属管层(2)的厚度为0.5mm~20mm,环氧树脂管层(3)的厚度为0.2mm~3mm,胶衣树脂管层(4)的厚度为0.2mm~10mm;所述金属管层(2)在两个凸环部(21)处的厚度比位于两个凸起的环部处之间的金属管层(2)的厚度大1mm~100mm;所述复合管一端端部的金属管层(2)还有一向外凸起并露出的金属公接头(22),金属公接头(22)的外表面具有螺纹(22-1),即在该金属公接头(22)处,复合管在径向方向上由里至外依次包括聚丙烯管层(1)和金属管层(2);在该复合管的另一端端部,金属管层还有一金属母接头(23),金属母接头(23)内表面具有螺纹(23-1),环氧树脂管层(3)和胶衣树脂管层(4)从金属母接头(23)与金属公接头(22)之间处顺延并覆盖在该金属母接头(23)外表面上,即在该金属母接头(23)处,复合管在径向方向上由里至外依次包括金属管层(2)、环氧树脂管层(3)和胶衣树脂管层(4);两根复合管通过所述的金属母接头(23)和金属公接头(22)相配合而可以连接在一起。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管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①先将成形的食品级聚丙烯管和金属管以模压或者拉伸的方法紧密套合在一起而形成具有聚丙烯管层(1)和金属管层(2)的管材;所述金属管层(2)为铸铁管层;胶衣树脂管层(4)为彩色胶衣树脂管层;金属管层(2)两端的端部还均有一凸环部(21);
②清洁经过步骤①处理得到的管材的外表面,用塞子塞住聚丙烯管内孔的两个端口,用喷枪在金属管层(2)的外表面喷涂环氧树脂;
③在环境温度为15℃~50℃的通风条件下,将步骤②制得的喷涂有环氧树脂的管材静置6小时至24小时,得到具有环氧树脂层(3)的管材;
④在环境温度为20℃~60℃的条件下,在环氧树脂层(3)的外表面再喷涂或者手糊一层胶衣树脂;其中环氧树脂管层(3)和胶衣树脂管层(4)从复合管两端的凸环部(21)之间处顺延并覆盖在该金属管层的两个凸环部(21)的外表面上,即在该凸环部(21)处,复合管在径向方向上由里至外依次包括聚丙烯管层(1)、金属管层(2)、环氧树脂管层(3)和胶衣树脂管层(4);当胶衣树脂固化形成胶衣树脂管层(4)后,即可得到成品复合管;所述复合管的内孔直径为6mm~1000mm,聚丙烯管层(1)的厚度为0.5mm~10mm,金属管层(2)的厚度为0.5mm~20mm,环氧树脂管层(3)的厚度为0.2mm~3mm,胶衣树脂管层(4)的厚度为0.2mm~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仁山,未经刘仁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812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稳定的缓释口服给药组合物
- 下一篇:实现电子邮件通知的系统、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