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天然纤维及制造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8398.2 | 申请日: | 200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0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凌荣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5/28 | 分类号: | D01D5/28;D01D5/253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0018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纤维 制造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天然纤维及制造方法和装置,属于化学纤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天然纤维及其产品之所以具有特殊的风格和性能,是因为天然纤维一般都具有非规整的截面形状——横截面异形这一特征。不同截面形状能赋予纤维不同风格和性能,如蚕丝的三角形截面,使它具有特殊的光泽。棉纤维的腰圆形或中空形截面形状,使它具有保暖、柔软、吸湿等特点。毛纤维呈椭圆形或扁圆形,甚至腰子形截面形状,使它具有弹性好,保暖性好,手感丰满,不易沾污等特点。纤维的另一重要特征是,纤维越细,手感越柔软,品质越高,这已成为世人的共识。天然纤维一般都具有较细的细度,如蚕丝单根丝素宽度约13~25um,棉纤维宽度13~30um,山羊绒平均直径约15~16um,羊绒细度可细至5um左右等。因此异形和超细是优质天然纤维的共同特征。普通化学纤维都是条干很规整的圆形横截面,其纤维的细度通常远大于天然纤维,因此化学纤维没有天然纤维那种优良特性和风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舒适、美好的生活质量,希望今天的化学纤维接近天然纤维,赋予真丝般柔软和纤细感,光泽优雅、舒适、丰满等天然纤维的品质和性能。长期以来科学工作者为改善和提高化学纤维的风格和性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先后研究开发了系列功能纤维,仿毛纤维,仿真丝纤维,差别化纤维,超细纤维,异形纤维等,但仿天然纤维还是很困难,特别是仿制像天然纤维那样高异形度的超细异形纤维更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制造超细异形截面化学纤维、以达到与天然纤维性能基本一致的仿天然纤维及制造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所述的仿天然纤维,它由许多根双组分异形复合复丝组成,每根复合复丝由许多根异形单丝组成。
所述的一束仿天然超细异形纤维由多至几百根异形单丝集束而成。
一种仿天然纤维的制造方法,它采用双组分纺丝熔体或溶液(以下统称熔体),双组分复合纺丝机,复合纺丝组件,首先将双组分纺丝熔体制造成海岛型异形复合纤维;异形纤维的组分为岛,包容异形纤维的组分为海,在复合纤维中海组分被溶解掉,岛组分不被溶解掉成连续相的岛组分便成了一种仿天然纤维。
所述的纺丝熔体选用溶解特性不同,不相容的双组分纺丝熔体,岛组分通过双组分复合纺丝组件分配板上的异形导孔,其截面按照异形导孔保持异形状态,象一个个小岛的岛组分分布在大海状的另一组分海组分中,互不混合,互不相溶,海组分包容岛组分——海岛型复合;经喷丝板上喷丝孔一起挤出固化成纤,经牵伸卷绕成了一种超细异形复合纤维,加工成织物后溶解掉海组分而成一种仿天然纤维。
一种制造仿天然纤维的装置,它至少包括有一与双组分复合纺丝机配套的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纺丝组件设计成分配板为异形导孔的双组分海岛型异形纤维复合纺丝组件。
所述的纺丝组件主要由上分配板、下分配板和喷丝板组成,所述的上分配板上的导孔设计成异形导孔。
所述上分配板上设置的异形导孔为三叶形、十字形或Y形等多种异形中的至少一种;纺丝组件的下分配板上的海岛复合导孔的形状为圆形或异形。
所述的上分配板上设置有岛组分熔体槽和通过岛组分异形导孔并上下相接,上分配板两侧设置有海组分熔道;在下分配板上设置有海岛复合导孔;并在其下的喷丝板上设置有喷丝孔的导孔,在该喷丝孔导孔下接有供集合后海岛组分熔体压缩导入并挤出的喷丝微孔。
本发明采用双组分纺丝熔体,双组分复合纺丝机,复合纺丝组件,来实现仿天然纤维产品的制造;首先将双组分纺丝熔体制造成海岛型异形复合纤维。纺丝熔体选用溶解特性不同,不相溶的双组分纺丝熔体,异形纤维的组分为岛,包容异形纤维的组分为海,在复合纤维中海组分要被溶解掉,岛组分不被溶解掉要保留。它具有制造工艺简单,纤维的仿天然性能好,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推广应用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双组分海岛型异形复合复丝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异形复合纤维纺丝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介绍:本发明所述的仿天然纤维,它由许多根双组分异形复合复丝组成,每根复合复丝由许多根异形单丝组成。所述的一束仿天然超细异形纤维由多至几百根异形单丝集束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83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