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昆虫授粉天然引诱剂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8876.X | 申请日: | 2007-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7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斯金平;徐象华;章健平;陈绍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金平 |
主分类号: | A01N63/00 | 分类号: | A01N63/00;A01H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鹏举 |
地址: | 3113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昆虫 授粉 天然 引诱 | ||
所属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诱蜜蜂、蚂蚁等昆虫对农作物进行传花授粉,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及质量的昆虫授粉天然诱导剂。
背景技术
植物的开花结果,是一个有性繁殖的过程,通过雄蕊上的花粉在雌蕊的柱头上萌发,完成植物的生命过程,其结果形成了作物的果实。根据植物的授粉方式的不同,植物可分为雌雄同株和雌雄异株,其中雌雄异株植物的开花结果,就必须借助外部因素完成授粉过程。大多数的植物就是通过昆虫的活动来完成花粉的传递的,这种植物就称为虫媒花。在农业生产中,部分植物,如李属水果就是一种在早春开花的植物,也是一种典型的虫媒花。由于早春的低温,昆虫一般处于不活跃状态,故在果园内密度偏低,导致授粉量的不足,直接影响水果的产量。为了解决诱引昆虫对植物进行授粉问题,中国专利ZL99127173.4公开了一种蜜蜂授粉诱导剂。该诱导剂通过将栊牛儿醇、栊牛儿酸和柠檬醛是蜜蜂工蜂那氏信息素的三个有效成分,9~氧代一反~2一癸烯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是蜜蜂蜂王信息素的二个有效成分组合在一起,能更有效地诱导蜜蜂为目标农作物传授花粉。这个技术方案的技术先进性是无疑的,利用昆虫自身的生物信息实现对昆虫的引诱,保证了引诱效果。但这个方案由于其形成的内容复杂,导致产品成本偏高,且原料为非天然产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通过引诱昆虫集聚而实现提高植物授粉量,以促进植物果实增产的昆虫授粉天然引诱剂。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昆虫授粉天然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昆虫授粉天然引诱剂是由两份红糖和一份骨粉混拌而成。
所述的所述的昆虫授粉天然引诱剂中,红糖与骨粉按比例混拌后,再以清水为溶液,形成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的溶液。
所述的所述的昆虫授粉天然引诱剂中,骨粉的颗粒大小为200目。
由于本发明的昆虫授粉天然引诱剂采用的技术原理是利用昆虫的对糖类食物的趋食性实现的,所采用的材料简单,成本低廉,同样能收到对昆虫引诱的显著效果,实践证明,本发明可有效地提高早春果树花期林间昆虫密度,提高有利于农村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用本发明提供的昆虫授粉天然诱导剂引诱自然界上自然存在的蜜蜂、蚂蚁等昆虫为李花授粉,以使该技术的应用与农业生产实况更为接近。
实施例1
将动物骨研磨成200目粉末,取两份红糖与一份研磨好的骨粉充分混拌,再加入清水,使之成为浓度为3%昆虫授粉天然引诱剂溶液。昆虫授粉天然引诱剂溶液配置完成后,即可在植物花期喷施。
使用时,要求选择在晴朗的上午,用后不能结合施用农药,以免对被引诱的昆虫产生药害。喷药量掌握在亩用量100公斤左右。据本发明人2004-2006年试验,通过喷施本昆虫授粉天然引诱剂后,李园昆虫密度提高了500%,产量提高2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金平,未经斯金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88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