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丸定向排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69197.4 | 申请日: | 200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7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春雷 |
主分类号: | A61J3/06 | 分类号: | A61J3/06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215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丸 定向 排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丸加工机械,特别是一种胶丸定向排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药物胶囊是A端胶丸(即大端)和B端胶丸(即小端)相对 套合将药粉(或药颗粒)收纳在内而成的。其过程通常是将预制规格的A端胶 丸和B端胶丸开口相向套合在一起而成为空心胶囊,最后再用灌装设备将空心 胶囊进行分离、灌装药粉(或药颗粒),然后再次套合形成可供服用的药物胶囊。 将A、B端胶丸套合在一起而成为空心胶囊的过程通常是人工操作完成的。将A、 B端胶丸分别置于开有对应容纳坑的A端料板和B端料板中,使A端胶丸和B 端胶丸的开口均向上,再将A端料板和B端料板相对扣合,使得胶丸大端套合 小端。胶丸置于A端料板和B端料板时需要人工纠正A端胶丸和B端胶丸的开 口方向,效率低,难以符合较高的卫生标准,套合的空心胶囊规格不统一,影响 后续机械化罐装药粉。预设计一款胶丸自动套合机,其对称设置的两个定向排列 装置分别将胶丸A、B端机械定向排列后,相向地输送至套合装置,再自动套合 成空心胶囊,以填补目前尚无有效的胶丸自动套合机的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向胶丸自动套合 机械装置提供定向排列的胶丸以实现机械化套合胶丸的胶丸定向排列装置。为 此,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胶丸定向排列装置,包括开有复数个落料孔的落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落料板呈圆形,所述的落料孔以落料板圆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排列,一中心轴连 接于落料板圆心,落料板下方同轴设置有外缘位于落料孔内侧的横料板,落料板 与横料板之间设有位于同一水平面的顺向挡料板、逆向挡料板以及高于两者的过 桥夹板,过桥夹板和顺向挡料板错开位于落料孔下方,所述的过桥夹板与顺向挡 料板之间留有胶丸下落缝隙,逆向挡料板位于落料孔外侧,横料板下方设有通过 轴承连接于中心轴的底盘,所述的轴承外套接有固定座,底盘上开有分别对应于 顺向挡料板、逆向挡料板的环形的顺向吸料槽孔、逆向吸料槽孔,所述的顺向吸 料槽孔的宽度小于落料孔的直径,所述的逆向吸料槽孔的宽度大于落料孔的直 径,所述的顺向挡料板的工作缘由内而外地经过顺向吸料槽孔,逆向挡料板的工 作缘由外而内地经过逆向吸料槽孔,底盘与横料板外缘以及顺向挡料板、逆向挡 料板围成的空间形成横料部。
工作时,胶丸从落料板进入落料孔中,有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两种情形。 中心轴带动落料板和横料板以及落料孔中的胶丸一起转动,胶丸被落料孔下方的 过桥夹板托住,当落料孔转离过桥夹板后,胶丸由于重力作用下落至顺向吸料槽 孔,若胶丸开口向上,其呈半球形的端部刚好落入顺向吸料槽孔内并依靠空气负 压及横料板的外缘直立,而开口端则高于顺向挡料板,随后由于惯性作用即在顺 向挡料板工作缘的阻挡下,开口由内而外背向中心轴倒置在底盘与横料板外缘以 及顺向挡料板、逆向挡料板围成的横料部内;若胶丸开口向下,当落料孔转离过 桥夹板后,胶丸开口端则不能落入宽度较小的顺向吸料槽孔内,其开口端落在 顺向吸料槽孔上并依靠空气负压及横料板的外缘直立,其半球形的端部则高于 顺向挡料板,在顺向挡料板工作缘的阻挡下,由内而外朝背离中心轴的方向运动 直至被推至逆向吸料槽孔并落入其中,随即在逆向挡料板工作缘由外而内的阻挡 下,因开口端沿抵在逆向吸料槽口内侧边上,开口背向中心轴顺利地倒置在底盘 与横料板外缘以及顺向挡料板、逆向挡料板围成的横料部内,实现无论胶丸开口 向上还是向下,均可开口背向中心轴倒置在横料部内。设置顺向吸料槽孔、逆向 吸料槽孔有利于利用抽气装置使横料部形成空气负压,阻止胶丸横置后改变方 向。所过桥夹板与顺向挡料板之间留有胶丸下落缝隙,保证胶丸在失去过桥夹板 的托举后,有足够的空间落入顺向吸料槽孔内而不受顺向挡料板的阻挡。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可以采取下述具体技术措施:
所述的底盘的外缘上设有截断顺向吸料槽孔、逆向吸料槽孔的套合进料口。 当前一胶丸横置在横料部内后,后一胶丸横置时会推动前一胶丸顺着顺向吸料槽 孔或逆向吸料槽孔保持开口始终背离中心轴逐渐运动至套合进料口,然后落入套 合装置准备套合。
所述的中心轴为伞齿轴。便于与传动机构连接顺利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春雷,未经陈春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91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