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接无捻粗纱浸润剂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9265.7 | 申请日: | 200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0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5/26 | 分类号: | C03C25/2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3145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接 无捻粗纱 浸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纤维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提供一种特殊的玻璃纤维表面处理剂,改善直接无捻粗纱的纺织工艺性。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直接无捻粗纱缝编、纺织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造船、风力叶片、石油化工、建筑装饰、保温隔热等领域。玻璃纤维未经表面处理时是脆性的,无法应用,这些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通常是在玻璃纤维表面通过涂复特种表面处理剂即浸润剂来实现的。不同的浸润剂所赋予玻璃纤维的性能不同,各种用于编织纺织用途的直接无捻粗纱必须具有良好的纺织使用性能才能满足各种不同用途的产品需求。因此,开发一种纺织工艺性改进的直接无捻粗纱浸润剂提高玻璃纤维的纺织性能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纺织工艺性改进的直接无捻粗纱浸润剂,能提高玻璃纤维的纺织工艺性,以满足各种不同用途的产品需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直接无捻粗纱浸润剂,其各成分占浸润剂总重量的百分比为:
(A)聚氨酯树脂乳液 10~20
(B)环氧树脂乳液 15~35
(C)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20
(D)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0.1~5.0
(E)硅烷偶联剂 0.1~2.0
(F)改性环氧树脂 1~20
(G)特种添加剂 0.1~5.0
(H)去离子水 30~70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1.发明的(A)成分不饱和聚氨酯树脂乳液采用改性聚氨酯树脂乳化制成,其相对分子质量MW为1500~4000,优选为2000~3000的范围,乳液平均粒子直径0.2~2.0μm。
2.本发明的(B)成分环氧树脂乳液采用环氧树脂乳化制成,其相对分子质量MW为350~1200,优选为380~1000的范围,乳液平均粒子直径0.2~2.0μm。
3.本发明的(C)成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各种聚氧乙稀醚类、酯类、酰胺类、化学改性矿物油类,这些材料的平均粒子直径0.01~2.0μm,其中0.05~1.0μm最好。
4.本发明的(D)成分阳离子表面剂包括各种聚氧乙烯胺盐、季胺盐、咪唑啉,以聚氧乙烯胺盐效果最好。
5.本发明的(E)成分硅烷偶联剂系指乙烯基硅烷偶联剂、氨基硅烷偶联剂、环氧基硅烷偶联剂。
6.本发明的(F)成分改性环氧树脂是通过化学方法改性的可水溶或成水乳状液的化学物质。
7.本发明的(G)成分特种添加剂是指各种无机酸、有机酸、碱类PH调节剂。
8.本发明的(H)成分为经过处理的去离子水。
利用以上各物质按比例物理混合,搅拌均匀后在玻璃纤维的生产过程中涂复于纤维表面,制成的玻璃纤维用于纺织、编织,生产出的各种玻璃纤维毡布广泛应用于造船、风力叶片、石油化工、建筑装饰、保温隔热等领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织造中产生的毛羽量比较少,直接无捻粗纱的断裂强度比较高,具有较好的生产工艺性和应用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受以下实施例的任何制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巨石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92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