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椅身倾角可调的车用儿童安全座椅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0939.5 | 申请日: | 200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2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孙守迁;战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N2/26 | 分类号: | B60N2/2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介梅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倾角 可调 儿童 安全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尤其是椅身倾角可调的车用儿童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能安全、舒适地乘坐在车内,目前,在市场上早已出现倾角可调的车用儿童安全座椅,这种安全座椅包括椅身、椅座和角度调节锁止机构,其中,椅身下底面设有弧形上滑轨,上滑轨上依次间隔地开有多个定位孔。对应地,在椅座上设有下滑轨,在下滑轨上开有与上述定位孔相对应的插孔。通过上、下滑轨作相对滑动,可以调节椅身椅身的倾钭角度。而角度调节锁止机构又包括位于插孔旁的插销和使插销始终具有向插孔侧移动趋势的弹簧以及可插拨该插销的操作杆,在弹簧自然状态下,插销插在插孔和对应的定位孔中,以实现椅身相对于椅座的定位。而当需要调节角度时,拉动操作杆,使插销脱离定位孔和插孔,从而解除椅身和椅座之间的定位,然后将椅身沿下滑轨移动到所需位置,使上滑轨中的对应定位孔和插孔相对齐,此时,放开操作杆,插销在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再一次地插入到插孔和定位孔中,使椅身定位。
显然,采用上述结构的儿童安全座椅,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儿童乘坐的舒适性。但在实际使用后发现,由于定位孔是间隔设置的,因此人们不能随意地调节椅身与椅座的相对角度,也就是说,两者之间的角度调节是有级的;其次,操作杆位于儿童座椅的正前方,操作起来较为费力,且由于座椅前方的空间本身已较为狭窄,使上述操作更为不便。再者,在操作椅身滑动时,还须手持操作杆,即调节椅身角度时,操作者还受锁止机构的牵制,从而造成操作更为不便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灵活的椅身倾角可调的车用儿童安全座椅。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椅身倾角可调的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包括椅座,椅身,椅身下底面的两侧分别设有弧形上滑轨,椅座上有与上滑轨相对应滑动的下滑轨,其特征是在椅座的底部装置锁止机构,椅身的下底面设置凸块,锁止机构包括底座和转轴,转轴通过左、右轴承横向支承在底座上,其两端分别露于椅座外,转轴中部的两侧分别具有方向相反的外螺纹,形成对称螺杆,用于夹持椅身下底面凸块的带螺纹孔的左、右滑块对称地拧接在转轴螺杆上。
为了增加左、右滑块夹持椅身下底面凸块的摩擦力,使椅身定位更加可靠,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是,使左、右两滑块与椅身凸块的夹持接触面具有相匹配的凹凸状结构。
本发明中,转轴外露于椅座的两端即为操作端,为了使操作更加方便、轻松,可在操作端上固定操作旋钮。
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的锁止机构与滑轨相分离,因此在调节椅身角度时,一方面不再受制于定位孔的分布,就能按需任意转动椅身,而实现无级角度调节;另一方面则无需把持操作杆,使操作人员能全身心地转动椅身,达到操作轻松、方便的目的。再者,由于锁止机构的操作端位于座椅的侧面,因而具有足够的操作空间,而使操作更加灵活自如。
附图说明
图1为椅身倾角可调的车用儿童安全座椅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锁止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锁止机构夹紧椅身时的剖视图;
图4为锁止机构松开椅身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图2,椅身倾角可调的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包括椅座12,椅身9,椅身下底面的两侧分别设有弧形上滑轨11,椅座上有与上滑轨11相对应滑动的下滑轨10,在椅身的下底面设置凸块13,椅座的底部装置锁止机构14,锁止机构14包括底座8和转轴7,转轴7通过左、右轴承2、5横向支承在底座8上,其两端分别露于椅座外,图例中,在转轴露于椅座的两端分别固定操作旋钮1、6。转轴7中部的两侧分别具有方向相反的外螺纹,形成对称螺杆,带螺纹孔的左、右滑块3、4对称地拧接在转轴螺杆上,夹持椅身下底面凸块13。
本实施例中,在左、右滑块3、4和凸块13之间的接触面设计成相匹配的凹凸状结构。借助于凹凸面的接合,来增大两者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可靠定位。
需要调节椅身角度时,通过旋转旋钮,使转轴转动,继而使左、右滑块相互背离,分别向转轴的端部侧移动,即左、右滑块离开椅身凸块,解除了对凸块的夹持(图4所示的状态),此时椅身可相对于椅座自由转动。当椅身转动到所需的角度时,再反向旋转旋钮,带动转轴反向转动,随之使左、右滑块相对移动,直至左、右滑块再一次将椅身凸块夹持、咬紧,而回复到如图3所示的状态,这时,椅身相对于椅座固定,即可舒适地使用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09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