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泥漏斗悬浮泥渣层式斜板沉淀工艺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1754.6 | 申请日: | 200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9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绍文;王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淼;王绍文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90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漏斗 悬浮 泥渣层式斜板 沉淀 工艺 装置 | ||
本发明是属于固、液重力分离工艺与装置。主要用于水处理、化工等领域。
本发明由斜板沉淀装置I、污泥漏斗装置II、污泥漏斗托架5,斜板托架4、沉淀池体6、排泥斗7、排泥管8、穿孔花墙9、出水管10所组成。
其特征在于:其斜板沉淀装置支撑在斜板托架上,其下面是由多个上口大、下口小,其形状为方形、矩形、多边形污泥漏斗组成的污泥漏斗装置,该装置支撑在污泥漏斗装置托架上,当污泥漏斗装置高度小时,斜板托架可以去掉,斜板沉淀装置直接支撑在污泥漏斗装置上。
通常固、液分离装置是斜板沉淀设备。这是由众多相互平行倾斜的正方形平板(斜板)用平行向下倾斜的支撑肋条连接固定构成的斜板模块组成的。水或其它液体沿着斜板与肋条构成倾斜通道由下向上流动,固体颗粒铅垂沉降在斜板上,并沿斜板滑下,清水由斜板上端流出。这种设备只有沉淀功能,没有絮凝功能。
长期以来水处理领域科学家和学者一直想利用沉淀池的沉淀污泥,使其参加絮凝反应,这有两个好处。其一是可以使絮凝工艺中的矾花颗粒浓度大幅度提高,形成高浓度的泥渣悬浮层。当加药原水通过该层时,水中的矾花与悬浮泥渣层的污泥碰撞机率大幅度地增加了。很多小颗粒矾花被该层颗粒所捕捉,没有被捕捉的颗粒则流入下一个工艺流程沉淀池中。这部分矾花颗粒由于在通过悬浮污泥渣层时与污泥颗粒碰撞结合也明显张大,其沉淀速度明显提高。因此可以大幅度提高沉淀池的出水水质和水量。其二是由于高浓度泥渣悬浮层的存在使沉淀池工作更稳定,在原水浊度突然变化加药量不能及时变化时,特别是高浊时间,沉淀池出水不会受影响。如果是普通斜板沉淀出水水质将急聚恶化。其三是因为高浓度泥渣悬浮层的存在,在各种极难处理水质如低温低浊水、高浊水、低温高浊水、低浊高藻类水时期,沉淀池的处理效果及出水水质和水量均能得到保证。其四是由于高浓度泥渣悬浮层的污泥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所以有明显节省药剂的功能。
由此可见,使沉淀池的污泥参与絮凝反应是非常科学、非常巧妙的思想。但是实现这一想法难度是很大的,因为水是先进入絮凝反应池,然后再进入沉淀池。目前解决这个问题有二种工艺。一是机械加速澄清池工艺,二是高浓度絮凝沉淀池工艺。前者的基本思想是把沉淀池底的污泥用机械提升,使其循环并参加絮凝反应。后者是把沉淀池污泥浓缩后用泵输回絮凝、沉淀池。这两种方法的缺点是:其一沉淀污泥经过机械搅动后,一些污泥矾花颗粒受到破坏,必然产生一些更小的矾花,这就严重的影响了悬浮泥渣层的处理效果;其二是工艺设备复杂,投资大。
本发明是在斜板沉淀装置之下设置多个污泥漏斗。从斜板滑下的污泥直接落入污泥漏斗中,在其中形成高浓度的泥渣悬浮层。进入沉淀池的絮凝反应后的水从下方流入污泥漏斗时,要穿过泥渣悬浮层。由于该层的污泥没有受过机械扰动,保留污泥的原来形态,没有污泥矾花破碎后形成的小矾花颗粒,其吸附、碰撞絮凝作用是最理想的。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淼;王绍文,未经王淼;王绍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17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