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率连续可调循环冷却式微波辐照育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2381.4 | 申请日: | 200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1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徐伟;张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1/06 | 分类号: | A01H1/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吉东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连续 可调 循环 冷却 式微 辐照 育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育种技术,具体涉及到一种微波育种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诱变育种仍是重要且有效的育种技术,其中基因工程育种较为复杂,不易普遍推广应用;化学诱变应用较多,但化学诱变使用的诱变剂对细胞都具有强烈的毒性,对人体存在致畸致癌的作用,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物理诱变是国内外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要使用紫外线、x射线或者γ射线进行诱变,但随着这些诱变剂的反复使用,使育种对象易产生耐受性,因此,许多学者尝试应用一些新型物理诱变方法,如:空间诱变、离子注入、激光、微波等。
微波辐照育种,是新型物理诱变育种方式之一,它有着传统诱变法无可比拟的清洁、高效、设备简单、方法易行、正突变率高、突变菌株性状稳定等优点。但目前进行辐照育种的研究人员,普遍采用普通的家用微波炉设备,存在功率脉冲式、不能连续可调的问题,在高功率微波辐照条件下,由于微波产生的热效应,使种子在短时间内达到热致死的概率很高,致使微波导致的基因性状突变难以充分显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微波辐照育种中存在的微波功率不可连续调节和微波辐照使被育种子温度升高导致的致死率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率连续可调循环冷却式微波辐照育种装置。
功率连续可调循环冷却式微波辐照育种装置,由冷却装置、微波炉、水泵和调压器组成,冷却装置固定在微波炉的载物托盘的中心,所述载物托盘固定在微波炉内的底面上;微波炉的侧壁上分别开两个孔,所述两个孔分别为出水孔和进水孔;冷却装置的进水口通过软管与微波炉外部的水泵的出口连通,所述水泵的入口与外部的冷却液存储装置连接;所述冷却装置的出口通过软管引到微波炉外部,微波炉的电源输入端与调压器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管、冷却管上盖、试管固定座和冷却管固定座,冷却管是一端封闭的管状物,在所述冷却管侧壁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有出水口和进水口,在冷却管的底部固定有冷却管固定座,所述冷却管固定座的直径大于冷却管的外径;试管固定座固定在冷却管内底部的中心位置,所述试管固定座能够固定试管的底部,冷却管上盖是中心带有通孔的圆盘,冷却管上盖固定在冷却管的顶部。
本发明的功率连续可调循环冷却式微波辐照育种装置,实现了微波功率连续可调以及冷却的目的,可以控制在较低温度下对种子进行微波辐照,降低种子被微波辐照后升温致死率,进而获得遗传性状稳定的高产种子。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在低功率辐照下,种子致死率在50%~80%的情况下,易获得遗传性状稳定的高产种子,较微波辐照前产率提高20%~60%,优于文献报导的家用微波炉辐照效果。
本发明是对现有的微波炉进行简单的改造,然后配置上冷却液冷却循环系统即可,结构简单,实现方便,可以广泛的应用于生物育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所述的冷却装置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四所述的本发明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功率连续可调循环冷却式微波辐照育种装置,由冷却装置1、微波炉2、水泵3和调压器4组成,冷却装置1固定在微波炉2的载物托盘2-3的中心,所述载物托盘2-3固定在微波炉2内的底面上;微波炉2的侧壁上分别开两个孔,所述两个孔分别为出水孔2-1和进水孔2-2;冷却装置1的进水口10-2通过软管与微波炉2外部的水泵3的出口连通,所述水泵3的入口与外部的冷却液存储装置8连接;所述冷却装置1的出口10-1通过软管引到微波炉2外部,微波炉的电源输入端与调压器4的电源输出端连接。
本实施方式通过调压器4控制微波炉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了微波炉输出功率连续可调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二: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所述的冷却装置1由冷却管10、冷却管上盖12、试管固定座11和冷却管固定座13组成,所述冷却管10是一端封闭的管状物,在冷却管10侧壁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有出水口10-1和进水口10-2,在冷却管10的底部固定有冷却管固定座13,所述冷却管固定座13的直径a大于冷却管10的外径d;试管固定座11固定在冷却管10内底部的中心位置,所述试管固定座11能够固定试管20的底部,冷却管上盖12是中心带有通孔的圆盘,冷却管上盖12固定在冷却管10的顶部。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冷却管10的内径,根据实际需要的微波穿透深度的情况进行确定,一般在40mm至80m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23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Ni微合金低温压力容器钢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白喉的口服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