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液泵自动压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4616.3 | 申请日: | 2007-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6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殷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和平 |
主分类号: | A61M5/142 | 分类号: | A61M5/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2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输液泵自动压管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使用的输液泵,如图1a、图1b、图1c所示,为使输液泵正常运作并保证输液安全,输液泵内必须有气泡感应器102、阻塞感应106及定位装置101;又由于输液管是柔软的胶管,因此,目前传统的输液泵为了压住输液管,必须设置一泵门装置。在使用输液泵时,如图1a、图1b、图1c所示操作,先抓住门栓104将泵门105拉开,手拉输液管对着气泡感应器102和阻塞感应器106分别定位,然后把泵门105关闭,用泵门压紧输液管;此后,当蠕动片49做往复波浪状蠕动时,就会挤推输液管内的液体注入人体内。由于压管块固定在泵门上,其行程受限,蠕动片磨损后,使压管块与蠕动片之间的距离加大,由此产生的漏液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手动进行压管操作也烦琐,给医护人员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液泵自动压管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压管装置,由于压管块固定在泵门上,其行程受限,蠕动片磨损后,使压管块与蠕动片之间的距离加大而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以及需要手动进行压管操作带来不便的缺陷。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输液泵自动压管装置,包括安装在输液泵内的电机、传动机构和压管块,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电机的转动轴连接,所述压管块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
或包括安装在输液泵内的直线电机和压管块,所述直线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压管块连接;
或包括安装在输液泵内的电磁阀和压管块,所述电磁阀的轴与所述压管块连接。
输液泵自动压管装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轴和两个齿轮,其中一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转动轴连接,另一齿轮与所述轴的一端连接,所述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管块连接;
或包括轴和两个带轮,其中一带轮与所述电机的转动轴连接,另一带轮与所述轴的一端连接,所述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管块连接;
或包括轴和两个链轮,其中一链轮与所述电机的转动轴连接,另一链轮与所述轴的一端连接,所述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管块连接。
输液泵自动压管装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轴和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电机的转动轴连接,第二连杆与所述轴的一端连接,第三连杆分别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连接,压管块与所述轴的另一端连接。
输液泵自动压管装置,包括壳体和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一端与壳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压管块连接。
输液泵自动压管装置,所述压管块包括限位板、伸缩机构和压板,所述限位板、伸缩机构和压板依顺序连接,所述限位板与所述轴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了上述方案的输液泵,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压管装置,由于压管块固定在泵门上,其行程受限,蠕动片磨损后,使压管块与蠕动片之间的距离加大而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以及需要手动进行压管操作带来不便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输液泵的操作示意图之一;
图1b为现有输液泵的操作示意图之二;
图1c为现有输液泵的操作示意图之三;
图2为本发明输液泵自动压管装置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输液泵自动压管装置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输液泵自动压管装置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输液泵自动压管装置实施例4的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输液泵自动压管装置采用齿轮传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b为图6a示意图的A-A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输液泵自动压管装置带操作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输液泵自动压管装置采用齿轮传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b为图8a示意图的A-A剖视图;
图9a为本发明输液泵自动压管装置采用带轮传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9b为图9a示意图的A-A剖视图;
图10a为本发明输液泵自动压管装置采用电磁阀传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b为图10a示意图的A-A剖视图;
图11a为本发明输液泵自动压管装置采用直线电机传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b为图11a示意图的A-A剖视图;
图12a为本发明输液泵自动压管装置含有压管块变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12b为图12a示意图的A-A剖视图;
图13a为本发明输液泵自动压管装置采用行程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和平,未经殷和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46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静电环氧树脂涂料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发动机气缸头导管、座圈全自动压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