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射式的照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5084.5 | 申请日: | 200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9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黄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8 | 分类号: | F21V5/08;F21V5/04;F21V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5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射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射式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为显示提供照明用的透射式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大型面光源系统大致分为直接型系统和侧面光源系统。直接型系统是由十数根线型光源置于扩散片下面,尽管该系统对于使屏幕亮度均匀化上稍显出色,但它的不利之处例如为功率消耗增加,另一方面,侧光型系统中有大约一个或两个灯管布置在其任一端,用于把线性光源改变成为平面光源。此系统减少了灯管的数量从而减少功率以及减小其光源厚度,然而,由于光源布置在一侧,因此产生屏幕亮度不均的问题。
传统线型光源含汞;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而对于环保的点光源却没有相应的装置对光束进行均匀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有一定透射光角度、一定中心分布的背光源的透射式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透射式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准直层,将点光源扩散到很大的面积并且准直化,以及至少一扩散光线角度层,用以将光线发光的角度控制在预定立体角度之内。
所述此准直层的构造可为一至少有一单面连续锯齿型环状结构,或是两层以上连续锯齿型环状结构所组成。
所述准直层包括折射型锯齿和内反射型锯齿,其中,小角度光线利用折射型锯齿的斜面折射出去,大角度光线,从内反射型锯齿的斜面内反折射出去。
其中,准直层还可包括折射型锯齿与内反射型锯齿交错排列的过渡层。
所述准直层可为折射率在1.4~~1.8之间的透明材质。
所述扩散光线角度层可为微透镜阵列。
所述扩散光线角度层可为镀有高散射的微粒子颗粒和树脂的混合物组成。
所述扩散光线角度层可与准直层用高透射率的黏合剂粘贴在一起或用机构夹持在一起。
本发明的优点为:因其透射到装置上的光线角度分布不一样,其角度分布相对于底部中心为圆环状分布,故准直层的锯齿的也相对于装置底部中心为圆环状分布,且类似的锯齿角度也是逐渐变化,同时将透射准直层的光束借由扩散光线角度层扩散。
此装置可广泛应用于有一定透射光角度、一定中心分布的背光源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透射式的照明装置的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准值层11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透射式的照明装置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扩散光线角度层12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扩散光线角度层12的第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包括照明装置1、准直层11、扩散光线角度层1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征与达成效果,配合以下参考图与对应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将可被清楚显现。
本发明照明系统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装置1包括准直层11,将点光源扩散到很大的面积并且准直化,以及至少一扩散光线角度层12,用以将光线发光的角度控制在预定立体角度之内。其中准值层11的所用的材料为折射率在1.4~~1.8之间的透明材质,其中包括高透射率的丙烯酸脂或其它有机材料,扩散光线角度层12也是有高度扩散的有机材质组成,其可为微透镜阵列或在其出光表面镀有高散射的丙烯酸脂颗粒和树脂的混合物组成,扩散光线角度层12的作用是将从准直层11出来的光束扩散,增大发散角,使背光更加均匀。
其中,扩散光线角度层12可与准直层11用高透射率的黏合剂粘贴在一起或用机构夹持在一起。
为了更加详细地说明本实施例的优点,图2为准值层11的上下锯齿形态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所述此准直层11包括折射型锯齿111,所述小角度光线,利用折射型锯齿111的斜面112折射出去,以及内反射型锯齿113,所述入射的大角度光线,从内反射型锯齿113的斜面114内反折射出去。
其中,如图2所示:还可包括过渡层115由折射型锯齿111与内反射型锯齿113交错排列而成,其中,所述过渡层115中的部分光束折射出去,另一部分光束内反折射出去。
所述实施例能光线经过装置1后的角度基本垂直于装置1的出射面的原理为:根据光入射到装置1的不同部位的入射角,对装置1的准直层11的折射型锯齿111和内反射型锯齿113的如上设计,而达到光束均匀出射的目的。
图3是本发明实施装置刻痕的正视图,其规律棱镜为一同心圆,且装置1左右方向对称,,刻痕的下部较密,越靠近上部刻痕较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红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50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