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眼镜显示器及其光学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5451.1 | 申请日: | 2007-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9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G02B17/08;G02B27/10;G02B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创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眼镜 显示器 及其 光学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眼镜显示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眼镜显示器的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眼镜显示器逐渐兴起,并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眼镜显示器形状如眼镜,体积比普通眼镜略大,因此得名。如图1所示,现有的眼镜显示器一般包括两块微型液晶显示器(LCD)1和光学系统2以及外围电路(图中未示出)等,所述光学系统2包括自由曲面棱镜11和目镜14。现有的眼镜显示器中,一块微型LCD1与一块自由曲面棱镜11和一块目镜14相对应。一块微型LCD1上发出的光线,在经过正对微型LCD1的自由曲面棱镜11和目镜14后平行出射,被人眼捕获成像。在整个眼镜显示器中,由于微型LCD受到小面积高象素的约束,只有极少厂家有技术和资金生产,因此供货渠道单一,价格昂贵。微型LCD需占据整个眼镜显示器的成本的80%。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就是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的眼镜显示器。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就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眼镜显示器的光学系统,能降低使用该光学系统的眼镜显示器的成本。
本发明的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一种眼镜显示器,包括一个微型显示器、一分光棱镜组、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所述微型显示器出射的光线经分光棱镜组分光后,一部分光线射至第一反射镜,另一部分光线射至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将射在其表面的光线分别反射入人眼。
优选地,所述分光棱镜组包括半反半透面、反射面和出射面,所述微型显示器出射的光线射在半反半透面上后,一半的光线直接反射至第一反射镜;另一半光线经半反半透面射至反射面,再经反射面反射后从出射面出射至第二反射镜。
所述反射面为凹形,所述光线在反射面上进行全反射;所述出射面为凸形,所述反射面和出射面都为自由曲面。
还包括自由曲面棱镜组,所述自由曲面棱镜组位于微型显示器和分光棱镜组的半反半透面之间。
所述第一反射镜为凹形,将射在其表面的光线反射成平行光线射出;所述第二反射镜为凹形,将射在其表面的光线反射成平行光线射出。
本发明的第二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一种眼镜显示器的光学系统,包括分光棱镜组、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所述眼镜显示器的微型显示器出射的光线经分光棱镜组分光后,一部分光线射至第一反射镜,另一部分光线射至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将射在其表面的光线分别反射入人眼。
优选地,所述分光棱镜组包括半反半透面、反射面和出射面,所述微型显示器出射的光线射在半反半透面上后,一半的光线直接反射至第一反射镜;另一半光线经半反半透面射至反射面,再经反射面反射后从出射面出射至第二反射镜。
所述反射面为凹形,所述光线在反射面上进行全反射;所述出射面为凸形,所述反射面和出射面都为自由曲面。
还包括自由曲面棱镜组,所述自由曲面棱镜组位于微型显示器和分光棱镜组的半反半透面之间。
所述第一反射镜为凹形,将射在其表面的光线反射成平行光线射出;所述第二反射镜为凹形,将射在其表面的光线反射成平行光线射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眼镜显示器由于采用了分光棱镜组进行分光,可以将一块微型显示器的图像变为两副,并分别送达用户的左、右眼,实现一块微型显示器显示出双画面的效果,较之现有的眼镜显示器,可以减少一块微型显示器,从而大大降低眼镜显示器的成本。
本发明的眼镜显示器的光学系统由于采用了分光棱镜组进行分光,可以将一块微型显示器的图像变为两副,并分别送达用户的左、右眼,实现一块微型显示器显示出双画面的效果,使用本发明光学系统的眼镜显示器较之现有的眼镜显示器,可以减少一块微型显示器,从而大大降低眼镜显示器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眼镜显示器的光学系统的光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眼镜显示器的光学系统的光路示意图。
图中,1.微型显示器,2.光学系统,5.自由曲面棱镜组,8a.第一反射镜,8b.第二反射镜,10.半反半透面,12.分光棱镜组,14.目镜,15.反射面,20.出射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54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具自动节流排气阀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