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扇叶结构及采用该扇叶结构的离心风扇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5834.9 | 申请日: | 200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8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官志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30 | 分类号: | F04D2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采用 离心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风扇,特别是关于一种离心风扇的扇叶结构及采用该扇叶结构的离心风扇。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产业的迅速发展,CPU追求高速度化,高功能化及小型化所衍生的散热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在笔记本电脑等内部空间狭小的电子装置中更为突出。如果无法将笔记本电脑内的CPU等电子元件所产生的热量及时有效地散发出去,将极大地影响电子元件的工作性能,同时还会缩减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
目前在笔记本电脑内,常采用由导热体、热管、散热片及离心风扇组成的散热模组对电子元件散热。导热体贴设于电子元件上,导热体与散热片通过热管连接,离心风扇产生的气流吹拂散热片并与散热片发生热交换以最终将热量散发出去。因此,离心风扇在散热模组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离心风扇的风量越大,则与散热片交换的热量也就更多,从而有效地将电子元件的热量散发。随着CPU处理性能的提高,其所产生的热量也就不断增加,为有效地将热量散发以保证CPU在正常的温度下运行,就需要离心风扇工作时能产生较大的风量。因此,业界一直期望设计出一种能产生较大风量的离心风扇的扇叶结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产生较大风量的扇叶结构及采用该扇叶结构的离心风扇。
一种扇叶结构,包括一轮毂及呈放射状分布于轮毂周向的若干第一叶片,其中该扇叶结构还包括呈放射状分布于该轮毂的表面上的若干第二叶片,该第二叶片具有一迎风面,该第二叶片的顶部折弯形成一翼片,该翼片与轮毂的表面之间于第二叶片的迎风面上界定形成一导流槽,该轮毂的顶端的中央位置设有一凸出的圆台,该圆台包括一顶面及一锥面,每一第二叶片包括一平直部与一弧形部,该平直部与弧形部分别位于该圆台的锥面与顶面上。
一种离心风扇,包括一扇叶结构,该扇叶结构包括一轮毂及呈放射状分布于轮毂周向的若干第一叶片,其中该扇叶结构还包括呈放射状分布于该轮毂的表面上的若干第二叶片,该第二叶片具有一迎风面,该第二叶片的顶部折弯形成一翼片,该翼片与轮毂的表面之间于第二叶片的迎风面上界定形成一导流槽,该轮毂的顶端的中央位置设有一凸出的圆台,该圆台包括一顶面及一锥面,每一第二叶片包括一平直部与一弧形部,该平直部与弧形部分别位于该圆台的锥面与顶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离心风扇的扇叶结构中,轮毂的顶端设置有若干第二叶片,该第二叶片的迎风面上所形成的导流槽可以导引气流迅速地流向第一叶片,从而使离心风扇的风量增加。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离心风扇的扇叶结构其中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II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所示离心风扇的扇叶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发明离心风扇的扇叶结构10其中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该扇叶结构10包括一轮毂11、环设于轮毂11周缘的若干个第一叶片12及位于轮毂11顶端的若干个第二叶片13。
轮毂11具有一外周面111及一顶面112,这些第一叶片12呈放射状均匀分布于轮毂11的外周面111。第一叶片12为片板状结构,各个第一叶片12的内端121同时与轮毂11的外周面111及顶面112相连接,即第一叶片12在内端121处凸出于轮毂11的顶面112,这样可以增加第一叶片12与轮毂11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还可以使第二叶片13所产生的气流沿与轮毂11的顶面112平行的方向流入到相邻的两第一叶片12之间所形成的第一通道122内。
请同时参照图2,轮毂11的顶端的中央位置向上凸伸出一圆台14,为使加工更加方便,该圆台14与轮毂11的顶面112之间还形成一具较小高度的圆柱体15,这些第二叶片13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在圆台14的表面上。该圆台14具有一锥面141及一顶面142,每一第二叶片13包括一平直部131与一弧形部132,该平直部131与该弧形部132分别位于圆台14的锥面141与顶面142。相邻的两第二叶片13之间形成有一第二通道16,自轮毂11的上方进入的空气可以沿着该第二通道16快速地流向第一叶片12。第二叶片13的弧形部132的末端并未延伸到圆台14的中心,从而在这些第二叶片13的弧形部132的末端之间形成一柱形空间17。该弧形部132具有导流的作用,其厚度沿轮毂11的径向向内的方向递减以增大相邻两第二叶片13的弧形部132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将自轮毂11的上方进入到柱形空间17内的空气迅速地导入到相邻两第二叶片13之间的第二通道16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58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