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极片卷绕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5977.X | 申请日: | 200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1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石晶;汪正堂;陈叱;冯岸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高威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38 | 分类号: | H01M10/38;H01M10/40;H01M10/04;H01M6/14;H01M4/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18172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卷绕 装置 方法 | ||
1. 一种电池极片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正极片供给机构、与正极片供给机构在水平方向间隔相对并在竖直方向上错开一定距离的负极片供给机构、提供隔膜进入正负极片供应机构之间的隔膜供给机构、以及位于正负极片供给机构之间水平间隙上下方的上下卷针,所述隔膜供给机构供给的隔膜穿过正负极片供给机构之间的间隙,而正极片供给机构和负极片供给机构供给的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位于该隔膜的上下两侧并部分重叠,所述上下卷针位于该重叠部分的上下方,上下卷针可相互贴合而将正负极片及隔膜夹紧,所述相互贴合的上下卷针可绕其中心轴旋转。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供给机构包括有隔膜卷以及导引隔膜的若干隔膜导向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极片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供给机构在卷针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供给销。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极片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的供给销在竖直方向上高于右侧的供给销。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极片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从隔膜供给机构中拉出,绕过左侧的隔膜供给销的下方,并倾斜向下穿过正负极片供给机构之间的间隙,然后绕过右侧的隔膜供给销的上方向下延伸。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极片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卷针连接于同一马达的转轴上,并可随该马达的转轴旋转,该上下卷针可以从该转轴的中心位置分别向上和向下运动,也可以返回到转轴中心位置相互紧贴。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极片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供给机构或负极片供给机构为气缸带动的传送带。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极片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卷针为薄片状结构。
9. 使用权利要求1中电池极片卷绕装置的极片卷绕方法,其特征在于:正负极片分别从相对两侧供料以进行卷绕。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极片卷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卷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下卷针设定在相互分开的状态,将正负极片分别设置在正负极片供给机构上,将隔膜穿过正负极片供给机构之间的间隙;
(2)启动正负极片供给机构,将正负极片向两供给机构之间的间隙驱动,使正负极片部分重叠并分别位于隔膜的上下两侧;
(3)驱动上下卷针相互靠拢贴紧,将正负极片及它们之间的隔膜夹紧;
(4)贴近后的卷针在外力的驱动下绕其中心轴旋转将正负极片及隔膜卷绕。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极片卷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通过设置隔膜供给销而倾斜穿过正负极片之间的间隙。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极片卷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自正极片供给机构一侧向负极片供给机构一侧倾斜向下穿过正负极片之间的间隙。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极片卷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位于隔膜的下方而负极片位于隔膜的上方。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极片卷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针安装在一马达的转轴上并通过马达的驱动而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高威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高威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597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