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输液监测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6238.2 | 申请日: | 200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7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燕宏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G08B2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皋翔 |
地址: | 518106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输液 监测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全自动输液监测报警器。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药物都是通过输液方式注入患者体内的。医疗机构在给病人输液的时候,一般都是由病人或病人的陪护人员(或巡视护士)目测判断输液是否滴完或准备滴完,如此一来,就常常有如下的问题发生:
1、药液滴完后并必须由病人或陪护人员及时用手去按床头的传呼器通知当班护士及时摘针或更换药水,否则,会造成病人血液倒流(如果如果血液倒流的时间较长的话会产生一定的危害)。
2、就算是病人已经按了传呼器,但如果当班护士人手不足又同时接到多个呼叫,无法同时处理的情况下,病人或陪护如不知道及时关闭输液调节器的话(大多数病人或家属都不知道或不敢擅自操作),仍然会造成病人血液倒流的可能,给病人和家属造成很大的心里和精神上的压力,同时也给医务人员极大的不便。
3、药液是否滴完因为是靠目测判断,所以大多数病人在准备滴完的时候就已经传呼护士,结果护士既然过来了,也就理所当然的摘针了,那么或多或少的乘余药水对病人来说是一种浪费,对医疗机构的垃圾处理容易污染。
据了解,有关部门也曾经采用连续录像的方式进行监视,但缺点是:
1、仪器体积庞大,占用空间,成本高昂,收费高,每小时30元左右,一般病人难以接受。
2、由于输液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移动,所以这类仪器也就容易发生误动作。
3、录像监视只能报警,无法实现自动关闭输液软管,仍然有血液倒流的可能。
综上所述之弊端,采用连续录像方式的这类仪器,很难推广普及,所以在医疗机构很少引进使用。所以,至今医疗机构仍普遍采用目测监视,人工操作阻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在药液滴完后即时报警,同时阻断输液管的全自动输液监测报警器。
本发明全自动输液监测报警器,其特征在于:一开设有供输液管嵌入槽的壳体,壳体的嵌入槽对应槽壁上设有一对光电传感器;壳体内设有与光电传感器连接的IC控制电路板;壳体内还设有由IC控制电路板控制可阻断输液管流通的电动锁块;壳体上设有与IC控制电路板连接的报警指示灯、电源指示灯、蜂鸣器、开关。
所述壳体嵌入槽的槽口设有可阻止槽内输液管滑脱的滑盖。
所述壳体上设有与IC控制电路板连接有USB接口。
所述IC控制电路板由负责输液管内液体流动状况的光电传感电路、将光电传感电路接收到的信息传送给IC集成块的运算放大器、用于整个输液监测报警器控制的核心IC集成块、负责电动锁块之电机正反转控制的电机控制电路、用于电源指示灯控制的指示灯电路、用于报警蜂鸣器和指示灯控制的报警指示电路、用于报警方式选择的功能按键电路和USB接口电路组成。
本发明全自动输液监测报警器的设计原理是:利用光电传感器对输液管内液体流动状况进行监测,并将监控信息传递给IC集成块,由IC集成块控制各电路工作,发出报警、灯光闪烁报警,最终阻断输液管路。利用设置的USB接口电路可与现有病房传呼系统连接,实现自动传呼。
本发明全自动输液监测报警器设计科学,结构简单、合理。利用光电传感器,工作时与药液是非接触的,确保符合卫生要求,避免药水污染。报警方式及功能有:声音提示、灯光提示、自动传呼值班室、自动阻断输液软管。使用者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报警方式,如:普通的门诊可选用声音提示方式;住院部可同时选用自动传呼和输液管自动阻断,同时可以通过USB连接线将本全自动输液监测报警器与原有病房传呼系统连接即可实现输液监测的远距离报警传呼。选用输液管自动阻断则可停止药液输送。具有使用操作方便、安全、卫生、可靠,成本低,功能全,利于推广普及等优点。
本发明的全自动输液监测报警器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是全自动输液监测报警器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全自动输液监测报警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全自动输液监测报警器A-A位置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全自动输液监测报警器B-B位置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全自动输液监测报警器输液管阻断状况示意图;
图6是全自动输液监测报警器的IC控制电路板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燕宏,未经王燕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62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角色动画实现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安全点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