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7023.2 | 申请日: | 200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0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吴胜;崔金山;张三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02 | 分类号: | A47L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头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工业吸尘机的 吸头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中,一些电子产品的壳体上的若干小孔 由模具冲压形成。模具冲压过程中,会存在有经冲孔后形成的废料 颗粒,这些颗粒的直径可为几毫米大小。该等废料颗粒散落于模腔 内,沉积过厚时会影响冲压的进行,且长时间的废料颗粒沉积会发 生废料颗粒伴杂着冲压过程中散落的油污形成大废料颗粒的现象, 使废料难以清除,因此需及时把废料颗粒清除。工业上一般采用工 业吸尘机将废料颗粒从模腔内吸出,即通过工业吸尘机的吸尘端连 接一吸头。该吸头为一吸尘罩,该吸尘罩吸入所述模腔内的废料颗 粒,且将废料颗粒排入该工业吸尘机的废料腔内。然该等结构存在 一定的缺陷,其只有一吸尘罩,一次仅能吸除位于模腔内一特定位 置、大小一定的废料颗粒;且该吸尘罩内的空气流通量相对较小, 易发生吸尘罩管内堵塞的现象以至可能造成模具的冲子折断的故 障;另外,由于废料颗粒与吸尘罩管内的摩擦,会产生高温以至影 响工业吸尘机的主马达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有必要提供一种一次能于多个位置进行吸除且 具有较大管内空气流量的吸头结构。
一种吸头结构,包括若干吸尘、一排尘管、一进风管、一集尘 室及一固定板,该集尘室为一中空体,该吸尘管设置于所述集尘室 的侧部,且与所述集尘室相连通,用以吸收废料颗粒,所述排尘管 设置于所述集尘室的顶部,且与所述集尘室相连通,用以排出废料 颗粒,所述固定板固接于所述集尘室的底部,用于固定该吸头结构, 所述进风管与所述排尘管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若干吸尘管与排尘管连接,各吸 尘管可以吸除不同位置、不同大小的废料颗粒;所述排尘管设置有 一进风管,该进风管可连接外部风源,通过外部风源注入冷风,既 能加速管内的空气流量,使得管内具有较大的空气流量,从而防止 废料颗粒集结于排尘管内造成管内堵塞,又能降低管内空气的温度, 保证工业吸尘机的马达恒温工作,能有效延长马达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吸头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吸头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吸头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一吸头结构10,其包括 若干吸尘管11、一排尘管12、一进风管13、一集尘室14及一固定 板15。所述吸尘管11用于吸收颗粒,所述排尘管12用于排出颗粒。 所述吸尘管11与排尘管12分别与所述集尘室14连通。所述进风管 13设置于所述排尘管12并相互连通,其用于连接外部风源(未图 示),以往所述排尘管12注入冷空气。
请参阅图2及图3,所述若干吸尘管11大致平行地排布,每一 吸尘管11呈直管结构,其一端连接所述集尘室14,另一端连接一 吸尘罩30。吸尘罩30的罩头(未标示)可用于置于冲压机构(如 模具)的模腔内以吸收冲压后形成的废料颗粒。每一吸尘管11上相 应地设置有一开关112,该开关112可为球阀开关,用于单独控制 每一吸尘管11的打开或关闭。
所述排尘管12呈“J”形结构,包括一曲管122及其一直管124, 该排尘管12位于曲管122的一端口用于连接所述集尘室14,该排 尘管12位于直管124的一端口用于连接一工业吸尘机20,工业吸 尘机20提供吸尘的动力且使所述排尘管12排出的颗粒至工业吸尘 机的废料腔内。该排尘管12的曲管122与直管124的相连接处设置 有所述进风管13。为加速排尘管12内的空气流量,该进风管13与 所述直管124大致形成一直线管,即该进风管13中心线与所述直管 124中心线平行或同在一条直线上。所述进风管13用于连接一外部 风源,外部风源可通过该进风管13往排尘管12内注入冷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70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
- 下一篇:二轮摩托车用支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