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物内热能循环利用系统集成节能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7785.2 | 申请日: | 200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7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智勇;梁春生;张黔阳;龙平;刘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华城楼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F24D17/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庆云 |
地址: | 550001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物 热能 循环 利用 系统集成 节能 装置 | ||
1、一种建筑物内热能循环利用系统集成节能装置,包括变频调速智能 控制设备,中央空调系统设备,板式换热器和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
板式换热器(26)的一次侧进水端与热泵机组(12)的一次侧进水端 并联后经热泵机组一次进水电动阀(15)与冷却水出水管路(38)相连接, 板式换热器(26)的一次侧出水端与热泵机组(12)的一次侧出水端并联 后经热泵机组一次出水电动阀(13)与冷却水进水管路(37)相连接;自 来水补水管(33)接入板式换热器(26)二次侧进水端,板式换热器(26) 二次侧出水端与储热罐(27)进水端相连接,低温热水循环泵(22)进水 端和出水端分别接在储热罐(27)低位出水端和板式换热器(26)二次侧 进水端之间;储热罐(27)高位出水端和卫生热水泵(23)出水端并联后 与热泵机组(12)的二次侧进水端相连接,热泵机组(12)二次侧出水端 与热水罐(28)的进水端相连接、两者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热泵二次出水温 度传感器(24),热水罐(28)的低位出水端与卫生热水泵(23)的进水端 相连,热水罐(28)的另一低位出水端与卫生热水供水管(34)相连接; 消防水池(30)用管道经消防水循环泵(21)和消防水一次进水电动阀(19) 串联接入热泵机组(12)一次侧进水端,在热泵机组(12)一次侧出水端 连接消防水一次回水电动阀(17)后,管道伸入消防水池(30)中;中水 池(29)中存储的中水经中水循环泵(20)和中水一次进水电动阀(18) 串联接入热泵机组(12)一次侧进水端,热泵机组(12)一次侧出水端与 中水一次回水电动阀(16)用管道连接后管道伸入中水池(29)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内热能循环利用系统集成节能装置,其 特征在于:中水池(29)上设有中水补水管(31),消防水池(30)上设有 消防水补水管(3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物内热能循环利用系统集成节能装置, 其特征在于:中央空调系统设备包括空调主机(2)、冷/温水工作泵(7)和 冷/温水备用泵(8)、冷温水供水管路(35)和冷温水回水管路(36)、冷/ 温水供水温度传感器(3)、冷/温水回水温度传感器(4)、中央空调用户(11)、 冷却水工作泵(9)和冷却水备用泵(10)、冷却水出水温度传感器(5)、 冷却水进水温度传感器(6)、冷却塔风机(25),其中:冷/温水工作泵(7) 和冷/温水备用泵(8)用冷温水供水管路(35)口径相同的水管并联,一端 连接在空调主机(2)冷温水出口端,另一端连接至冷温水供水管路(35), 在冷温水供水管路(35)上安装冷/温水供水温度传感器(3),在冷温水回 水管路(36)上安装冷/温水回水温度传感器(4),在冷温水供水管路(35) 和冷温水回水管路(36)之间,用管道并联连接中央空调用户(11),冷却 水工作泵(9)和冷却水备用泵(10)用与冷却水进水管路(37)口径相同 的水管并联,并联后的一端连接在空调主机(2)冷却水进水端,另一端通 过冷却水进水管路(37)连接在冷却塔风机(25)底部出水端,在冷却水 进水管路(37)上安装冷却水进水温度传感器(6),在冷却水出水管路(38) 上安装冷却水出水温度传感器(5),冷却塔风机(25)进水端通过冷却水 出水管路(38)和空调主机冷却水出水电动阀(14)连接至空调主机冷却 水出水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物内热能循环利用系统集成节能装置,其 特征在于:变频调速智能控制设备(1)输入端连接空调主机(2)的冷/温 水供水温度传感器(3)、冷/温水回水温度传感器(4)、冷却水进水温度传 感器(6)、冷却水出水温度传感器(5),输出端连接空调主机(2)的冷/ 温水工作泵(7)和冷/温水备用泵(8)、冷却水工作泵(9)和冷却水备用 泵(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华城楼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华城楼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778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弦波交流电源调压驱动电路
- 下一篇:碎纸机的纸满感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