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测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77945.3 | 申请日: | 200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3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红;刘宾;沙守强;梁刚;林俊;邓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4 | 分类号: | G01R31/14;H02H3/08;H02H7/2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1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过电压 保护 测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TBP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被用于35kV及以下电力系统中,以保护变压器、电动机、并联补偿电容器等电气设备的绝缘,使其免受过电压损坏。该系列产品采用了特制间隙,设置了均压和照射结构,可有效解决普通串联间隙无法解决的放电分散大、冲击伏秒特性差的问题。使产品放电分散性小于5%,冲击系数小于0.8,各类冲击波形下的响应特性好,各种冲击残压均优于国标要求,保护性能优异。近年来,氧化铝生产企业的6Kv供电系统也广泛采用了TBP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
但是,TBP作为一种新型电气产品,其试验维护标准及方法在《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中没有相关规定,只能参考生产厂家的出厂说明。出于种种原因,各生产厂家都要求定购他们配套生产的TBP专用测试设备。对于用户来说,TBP专用测试设备价格高,不但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增加生产成本,而且还会由于定购、交货等时间原因影响企业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测试设备,以降低生产成本,方便生产。
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对现有交流耐压设备(升压变压器YDJ-5/50、升压变压器控制箱KZT-5/25)进行改进,在交流耐压设备控制箱上把原配的电流继电器LJ1的常闭接点回路上串接一对接线端子①和②,延伸引出到控制箱面板上,装设了活动的短接线,再把控制箱的原配的电流继电器LJ1的常闭接点回路上并接一对接线端子③和④,也延伸到面板上来,用于接入一个小电流继电器LJ2常闭接点。当进行常规交流耐压试验时,只需将在控制箱面板上的接线端子①和②短接即可正常测试。而当进行TBP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试验时,则将接线端子①和②断开,把小电流继电器LJ2常闭接点接入接线端子③和④,以及将小电流继电器LJ2线圈接入电流检测回路中即可进行测试。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测试设备工作稳定,准确,可靠,能够满足生产技术要求,节约资金。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路示意图,图中,小电流继电器LJ2线圈(6)和小电流继电器LJ2常闭接点(7)即为新增加的外接小电流继电器LJ2的线圈和常闭接点。新增加的控制箱面板上①和②端子从原配的电流继电器LJ1的常闭接点回路上串接延伸引出,并装设了活动的短接线。新增加的接线端子③和④从原配的电流继电器LJ1的常闭接点回路上并接延伸引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组成包括试验变压器1、电磁型电流继电器LJ1线圈2、调压器3、操作控制箱4和电流继电器LJ1常闭接点5,电流继电器LJ1常闭接点5串接于操作控制箱4的跳闸回路,电磁型电流继电器LJ1线圈2串接于电流检测回路,在电磁型电流继电器LJ1线圈2处串接一个小电流继电器LJ2线圈6,断开原电流继电器LJ1常闭接点5回路即将接线端子①和②活动的短接线断开。把小电流继电器LJ2常闭接点7接入操作控制箱4跳闸回路即接入操作控制箱上引出的接线端子③和④。其中,小电流继电器LJ2的最大整定电流为1安培。
对上述方案进行试验验证。原使用的交流耐压设备所用过流继电器的整定电流则很大(最小为5安)。在试验时,即使试验电压达到了放点间隙的击穿电压,由于流过电流很小,继电器本身整定电流偏大,致使继电器不能动作从而切断试验电源。根据TBP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工作原理图说明,在这种状态下,TBP将长时间承受高电压,造成TBP多次放电(每秒100次),从而大大降低TBP使用寿命。本发明通过将最大整定电流为1安的过流继电器LJ2,即图2中增加的过流继电器LJ2线圈6串接入原电磁型电流继电器LJ1线圈2的回路,断开原电流继电器LJ1常闭接点5回路,把小电流继电器LJ2常闭接点7接入跳闸回路后,进行测试试验。试验发现,当试验电压使放电间隙击穿时,该保护器能迅速动作,从而切断试验电源。从升压到TBP放电,时间控制在3到7秒之间。每一次的测试数据都完全达到了生产技术要求。因此,本发明是在几乎不耗费资金的情况下解决了生产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79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将运行时事件与组件相关联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物质表面性质参数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