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发展一树多品种茶花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8032.3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4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朱德洪;杨海林;朱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宏晨山茶花资源开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06;A01G23/04;A01G7/06;A01C2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安宁 |
地址: | 550001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发展 一树多 品种 茶花 方法 | ||
所属领域
本发明属于园艺中树木的嫁接与栽培方法,具体而言,属于在茶树上嫁接多品种茶花的方法。
技术背景
山茶(Camellia japonica)系山茶科乔木,冬春开花,花大型,常见为大红色。园艺中品种甚多,既有单瓣又有重瓣,花色红白不一。当今国内外都主要以扦插栽种的方法来生产茶花,嫁接繁殖的很少。对于少数扦插不活的高档茶花品种,如云南大理茶、张家茶、紫袍、九龙狮子头、童子面等,也有人采用嫁接法繁殖,但成活率不理想;加上砧木培养期长、嫁接后还需要长期培养,通常情况下,一株茶花从培养砧木和嫁接培养成功需要7~8年时间,最快也要3年。传统的茶花嫁接法是靠接,专利申请件CN200510023485.7号“茶花大树速成技术——卡接”就是这种方法的典型,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嫁接成活茶花,但需要利用盆栽的小树作为接穗,因此只能少量进行,一般只能嫁接单一品种。如果希望嫁接多品种茶花,需要树径90cm以上的大茶树,但这种茶树需要多年才能长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发展一树多品种茶花的方法,在短期内培育出具有良好观赏价值的多品种茶花,并使其移栽成活,开放具有独特风格而又奇美的茶花,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经过长达25年的研究和实践,经过数千次的失败与成功,终于摸索出一套完整的在短期内通过嫁接多个乃至数十个品种并能成活、开出多种茶花的园艺方法。
发明人提供的快速发展一树多品种茶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砧木和接穗的品种、砧木移植、嫁接接穗、移植和嫁接后管理。
(1)选择砧木和接穗的品种
选取树径9cm的茶树作为砧木,茶树应当是树形优美、生长健壮、无疤痕、无树洞的;按照事先进行的设计,选取健康生长的茶树6~10个以上品种作为接穗,其中以名贵品种的茶花为好。
(2)砧木移植
砧木移植包括挖树、运输和种植3个环节。
挖树:采用不带泥球移栽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挖树时,坐地根向下从10cm处断,杈根从20cm处切断,根据树的大小留根;树挖出后,从根到树干进行彻底清理和整形,刀口要整洁光滑;之后用1g/800mL吲哚丁酸的水溶液涂抹所有切口以及砍、锯的伤疤、树洞,再用“花力通伤口涂补剂”彻底密封,以防这些部位失水;对植株搬运挂破处也同样进行密封。
运输:装车前在车厢四周和箱底垫10cm稻草或麦草,上车时用“核能素”按说明书比例兑水彻底喷全树一次;装车时树干和树根对搭;装妥后在树干上面盖20cm稻草或麦草,接着从上往下浇水,将草和树浇透;运输途中如发现草干,须及时浇水;茶树运到种植场地后,放入事先准备的水池内,浸泡12小时后再栽种;从挖树至进水池不能超过48小时。
种植:种植可在温室内或温室外,可用盆栽或地栽,树径4cm以下的宜用盆栽,树径4cm以上的宜用地栽。地栽的方法是种植前必须先挖好树坑;在坑内垫一比坑大的塑料膜,在膜的底部和周边开排水孔,再垫10cm泥土,从浸泡池内取出茶树,用1g/600mL吲哚丁酸的水溶液喷根后植入坑内的泥土上,接着把薄膜从四边拉紧,填满土后,用“3721生根液”按说明书比例兑水溶液浇根、浇透,并不断拉动薄膜使土变成泥浆把根包紧;盆栽的方法是采用与树径相适应的盆或钵,先在透水孔处垫一瓦片,再垫钵高1/3的泥土,用1g/600mL吲哚丁酸的水溶液喷根后植入钵内;盖满土后用“3721生根液”按说明书比例兑水溶液浇根,直至将水浇透为止。室外种植的,要用塑料薄膜把全株套上,在树根放一容器,装满水,确保薄膜内湿度在80%以上,薄膜四周用土压实,顶部捆扎密封;小植株外套一编织袋遮挡阳光,大植株外盖双层遮阴网,使其温度在30℃~35℃一张;移植完成。
(3)嫁接接穗
茶树植株移植完成之后,立即进行嫁接;嫁接采用传统的芽接、破头接、复接、靠接技术,嫁接时接穗留两片叶保持光合作用;对嫁接不活的品种,用1g/900mL吲哚丁酸的水溶液沾接穗切口,并涂满砧木切口,使其尽快翻乳愈合;接好后用塑料薄膜条将接穗切口、砧木切口严加捆扎密封,以促进切口愈合、防止切口感染。
(4)移植和嫁接后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宏晨山茶花资源开发研究所,未经贵州宏晨山茶花资源开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80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