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气体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8560.9 | 申请日: | 200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9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侯长军;霍丹群;张红英;廖海洋;郑小林;侯文生;杨军;皮喜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5 | 分类号: | G01N21/75;G01N21/25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胡正顺 |
地址: | 400044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气体 传感器 | ||
1.一种光纤气体传感器,包括入射光纤(1)、出射光纤(8)、反应池(2),其特征在于还有金属卟啉溶液(9),入射光纤(1)和出射光纤(8)分别为2~4根,并分别对称而均匀地固定连接在反应池(2)的两侧,2~4根入射光纤(1)的另一端与光源系统(14)连接,2~4根出射光纤(8)的另一端与微型光谱仪(15)及信号处理系统(16)连接,反应池(2)为长方形或对称双锥形或椭圆形的玻璃壳体,其最长处为10~15mm、最宽处为4~12mm,其内均匀分隔为2~4个小反应池,各小反应池内分别装有不同的金属卟啉溶液(9),在各小反应池的上端壳体的一端上,分别设置一排气口,在排气口上固接一排气管(13),在排气管(13)内装设一单向阀(12),在各小反应池下端壳体的另一端上,分别设置一通气口,在通气口上固接一通气管(5),在通气管(5)内装设有加气泵(7)及单向阀(6),在各小反应池上端壳体对应于排气口的另一端上,分别设置一加料口,在加料口上固接一加料管(10),在加料管(10)的顶端装设一弹性塞子(11),在各小反应池下端壳体对应于通气管的另一端上设置一排液口,在排液口上固接一排液管(3),在排液管(3)内装设一单向阀(4),放置于各小反应池内的金属卟啉溶液(9)为将钴卟啉、锌卟啉、锰卟啉、铑卟啉、铅卟啉和铁卟啉中的2~4种金属卟啉分别溶于有机溶剂中,其有机溶剂为氯仿或氯苯或二甲基甲酰胺,溶液浓度为3×10-8~8×10-8mol/L,金属卟啉的具体种类和数量根据需检测的目标气体确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入射光纤(1)和出射光纤(8)分别为4根,4根入射光纤(1)的另一端与光源系统(14)连接,4根出射光纤(8)的另一端与微型光谱仪(15)及信号处理系统(16)连接,反应池(2)为长方形的玻璃壳体,其长度为10mm、宽12mm,其内均匀分隔为4个小反应池,在排气口上用胶粘结一排气管(13),在通气口上用胶粘结一通气管(5),在加料口上用胶粘结一加料管(10),在排液口上用胶粘结一排液管(3),放置于各小反应池内的金属卟啉溶液(9)为将钴卟啉、锌卟啉、锰卟啉、铑卟啉4种金属卟啉分别溶于有机溶剂氯仿中,溶液的浓度为3×10-8mol/L。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入射光纤(1)和出射光纤(8)分别为2根,2根入射光纤(1)的另一端与光源系统(14)连接,2根出射光纤(8)的另一端与微型光谱仪(15)及信号处理系统(16)连接,反应池(2)为对称双锥形的玻璃壳体,其最长处为15mm、最宽处为4mm,其内均匀分隔为2个小反应池,在排气口上用胶粘结一排气管(13),在通气口上用胶粘结一通气管(5),在加料口上用胶粘结一加料管(10),在排液口上用胶粘结一排液管(3),放置于各小反应池内的金属卟啉溶液(9)为将铅卟啉和铁卟啉2种金属卟啉分别溶于有机溶剂氯苯中,溶液的浓度为8×10-8mol/L。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入射光纤(1)和出射光纤(8)分别为3根,3根入射光纤(1)的另一端与光源系统(14)连接,3根出射光纤(8)的另一端与微型光谱仪(15)及信号处理系统(16)连接,反应池(2)为椭圆形的玻璃壳体,其长度为13mm、宽9mm,其内均匀分隔为3个小反应池,在排气口上用胶粘结一排气管(13),在通气口上用胶粘结一通气管(5),在加料口上用胶粘结一加料管(10),在排液口上用胶粘结一排液管(3),放置于各小反应池内的金属卟啉溶液(9)为将钴卟啉、铑卟啉和铁卟啉3种金属卟啉分别溶于有机溶剂二甲基甲酰胺中,溶液的浓度为5×10-8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856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