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纯滚动减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8596.7 | 申请日: | 200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7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梁锡昌;潘继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13/08 | 分类号: | F16H13/08;F16H1/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郭吉安 |
地址: | 400044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动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啮合少齿差减速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各种内啮合减速器中,内齿轮和外齿轮在啮合过程中存在滑动摩擦,分流了很大一部分功率。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在没有针齿销套的情况下,摆线轮和针齿销之间是滑动摩擦;在有针齿销套的情况下,虽然摆线轮和针齿销套之间是滚动摩擦,但在针套和针齿销之间却是滑动摩擦。而活齿减速器的压力角太大,圆周分力过小,传递效率低下。中国专利94209514.6中提出了一种无齿纯滚动内啮合行星减速机,但该减速机行星轮外表面为弹性材料,承载能力差而且刚度小,不适合高精度和大功率传动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齿型具有标准压力角的高效率、通用纯滚动减速器。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是:一种纯滚动减速器,包括偏心减速机构、少齿差减速机构和少齿差输出机构,其中偏心减速机构由偏心输入轴7、内滚柱5、内隔离套6和双联齿轮4组成,少齿差减速机构由双联齿轮4、弹性隔离套2、齿轮滚柱3和内齿轮1组成,少齿差输出机构由双联齿轮4、弹性隔离套2、齿轮滚柱3和输出齿轮10组成,其特征在于:内齿轮1、双联齿轮4和输出齿轮10具有标准齿型压力角且槽宽为齿厚的2~6倍,在内齿轮1与双联齿轮4之间以及输出齿轮10与双联齿轮4之间通过齿轮滚柱3连接,使得内齿轮1与双联齿轮4之间以及输出齿轮10与双联齿轮4的啮合过程为滚动摩擦,齿轮滚柱3两端分别通过弹性隔离套2连接,吸收啮合过程中齿轮滚柱3产生的位移量由弹性隔离套2进行补偿。本发明的少齿差减速机构也可以为零齿差输出机构或者轴销式输出机构等。
本发明的优点是内齿轮与外齿轮通过纯滚动进行啮合,摩擦损失小,而且保持了各个齿轮齿型压力角为标准压力角,克服了活齿减速器压力角过大,圆周分力过小,效率低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纯滚动减速器的半剖视图;
图2是纯滚动减速器A-A向视图;
图中:1.内齿轮,2.弹性隔离套,3.齿轮滚柱,4.双联齿轮,5.内滚柱,6.内隔离套,7.偏心输入轴,8.输入滚动轴承,9.输入轴密封圈,10.输出齿轮,11.隔套,12.平衡块,13.滚柱轴承,14.左机盖,15.右机盖,16.输出滚动轴承,17.输出密封圈,18.外隔离套,19.外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纯滚动减速器,包括偏心减速机构、少齿差减速机构和少齿差输出机构,其中偏心减速机构由偏心输入轴7、内滚柱5、内隔离套6和双联齿轮4组成,少齿差减速机构由双联齿轮4、弹性隔离套2、齿轮滚柱3和内齿轮1组成,少齿差输出机构由双联齿轮4、弹性隔离套2、齿轮滚柱3和输出齿轮10组成,偏心减速机构、少齿差减速机构和少齿差输出机构与左机盖14、右机盖15、输入滚动轴承8、输入轴密封圈9、输出滚动轴承16、输出密封圈17、外隔离套18、外滚柱19和平衡块12等附件组成一个完成的减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85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