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亚麻雄性不育杂交亚麻的培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80224.8 | 申请日: | 200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3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党占海;张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730000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亚麻 雄性不育 杂交 培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物栽培领域,尤其是亚麻的杂交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亚麻品种间F1代有25-40%甚至更高的杂种优势,杂种优势利用将是提高亚麻产量的有效途径。亚麻是自花授粉作物,雄性不育系是杂优利用的关键,1921年Bateson和Cairdner首次鉴定出亚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但是这种不育系的花瓣不能充分展开,异花授粉受到障碍,难以用于制种,在生产上无直接利用价值,此后,还有花瓣充分展开的亚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报道(Kumar和Singn,1970;Thomsom,1977),但在杂交种利用上,未见取得成功报道。1973年,我国陈鸿山等发现了显性核不育亚麻,但是由于难以恢复和保持,未能应用于杂交种生产。目前,适合杂优利用的亚麻雄性不育资源的缺乏是亚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主要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亚麻F1杂交大规模生产问题,提供一种利用亚麻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亚麻的培育方法。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利用亚麻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亚麻F1种子方法:
(1)不育系选育,通过抗生素诱变后对雄性不育突变体系统选育,选育1s和5s两个育性转换较好,综合性状优良的不育系,
(2)杂交组合选育,将不育系和常规品种大量杂交,筛选出两个产量比对照组增产的杂交组合,
(3)杂交种的生产利用,在高温地区生产不育系,再在低温地区和恢复系一起生产杂交F1种子。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要点为利用一种新型雄性不育系的低温保持育性,高温育性较好恢复的温敏特性,以及育性由隐性单基因控制,遗传简单,容易恢复,恢复系广泛,父本选择领域宽的特点,在高温地区生产不育系,再在低温地区和恢复系一起生产杂交F1种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发明具有以下优点:①实现了大规模生产杂交种。②不育系繁殖简单,生产成本低。③不育系恢复源广泛,一般品种(系)均可作为其恢复系,配组自由,杂交优势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现通过下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通过抗生素诱变后,对雄性不育突变体系统选育。将抗生素处理的陇亚9号种子M1种植田间,在花期寻找雄性不育,对发现的不育植株单株收获;M2按株行种植,将分离出来的不育植株进行鉴定,选择优良雄性不育单株,在育性恢复时进行人工套袋,自交结实,单株收获;M3按株行种植;M4——M6分别在不同的生态点(见表1和2)鉴定选择,在高温区进行可育性鉴定,在低温区间行不育性鉴定和选择,进行选择,选择出育成的1S和5s两个育性转换较好,综合性状优良的不育系(实验数据列见表3)。
表1 5试验点的基本地理生态条件
表2育性和温度比较表
表3不育系的农艺性状及异交结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未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02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萎凋处理设备
- 下一篇:散热风扇及其固定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