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后拨链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85021.8 | 申请日: | 200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0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谢花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野 |
主分类号: | B62M9/12 | 分类号: | B62M9/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大鹏;黄力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后拨链器 | ||
1.一种自行车后拨链器,包括:
基座构件,包括构制成将被连接到自行车架的安装轴;
可动构件,包括导链器;
连杆组件,连接在所述基座构件和所述可动构件之间以使导链器在缩回位置和伸展位置之间运动;以及
轴向间距调节结构,在所述基座构件和所述车架之间设置于所述安装轴上,所述轴向间距调节结构包括可移除的第一间隔件和第二间隔件,所述第一间隔件具有面向车架的第一轴向侧以及构造和布置成接合所述第二间隔件的第二轴向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拨链器,其中
第一间隔件的第一轴向侧具有从该侧延伸的第一车架接触突起,并且第二间隔件具有从该间隔件延伸的第二车架接触突起,第二车架接触突起暴露出来以在第一间隔件被移除时接触车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后拨链器,其中
沿着第一和第二间隔件设置于其上的轴的中心轴线观察时,第二车架接触突起的形状与第一车架接触突起基本上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后拨链器,其中
第二间隔件包括运动控制突起,运动控制突起构造和布置成选择性地接合基座构件的一部分以控制它的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后拨链器,其中
第一间隔件包括形成在第二轴向侧中的切口,该切口构造和布置成当第一间隔件设置在安装轴上时接收第二车架接触突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拨链器,其中
第二间隔件包括运动控制突起,运动控制突起构造和布置成选择性地接合基座构件的一部分以控制它的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后拨链器,其中
基座构件包括带有形成于其中的凹部的面向轴向的表面,并且运动控制突起被接收在该凹部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后拨链器,其中
基座构件包括以螺纹方式连接在该基座构件上的调节螺钉,该调节螺钉构造和布置成选择性地接合运动控制突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后拔链器,其中
基座构件包括布置在调节螺钉和运动控制突起之间的缓冲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行车后拨链器,其中
基座构件没有通过偏置构件相对于车架被旋转偏置。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后拨链器,其中
基座构件包括以螺纹方式连接在该基座构件上的调节螺钉,该调节螺钉构造和布置成选择性地接合第二间隔件的运动控制突起。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拨链器,其中
基座构件包括以螺纹方式连接在该基座构件上的调节螺钉,该调节螺钉构造和布置成选择性地接合第二间隔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拨链器,其中
基座构件没有通过偏置构件相对于车架被旋转偏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拨链器,其中
第一间隔件的第二轴向侧利用突起和凹部结构与第二间隔件不可旋转地接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行车后拨链器,其中
第一间隔件包括从第二轴向侧延伸的配合突起,该配合突起接收在第二间隔件的配合孔中以便与第二间隔件不可旋转地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野,未经株式会社岛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502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时钟分配域的时钟分配的顺序
- 下一篇:高强度和高伸长率擦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