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速叠加效应的约束流体惯性蓄能助力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85189.9 | 申请日: | 2007-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5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董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长军 |
主分类号: | F16H33/00 | 分类号: | F16H33/00;F16H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1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加 效应 约束 流体 惯性 蓄能 助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约束流动实物体的双速叠加效应进行惯性蓄能的助力装置,具体的说是通过流体的约束转动代替实物体惯性轮进行双速叠加转动的惯性蓄能助力装置,该装置适用于机械动力设备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众所知的惯性蓄能助力装置如冲床、钢筋折弯机、惯性蓄能发电装置等的构造都是由一个定轴转动的惯性轮连接外界动力源而成。这些惯性蓄能动力装置主要依靠定轴转动的惯性轮存贮和释放动能,由于定轴转动的惯性轮存储动能数值的大小与惯性轮的转动惯量以及转动速度成正比,因此,增加定轴转动的惯性轮的转动惯量数值或者转动速度数值都能够获得较大数值的转动动能。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同时增加惯性轮的转动惯量和转动速度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现有的制造加工工艺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精度误差,大数值转动惯量的惯性轮在大数值转动速度状态下运行将引起动平衡失调产生振动造成停机和安全事故。因此目前所制造的惯性蓄能助力装置中的惯性轮的转动速度数值大约都在3000转/分左右。其技术存在的不足在于现有惯性蓄能助力装置中的惯性轮不能自动调节动平衡,因而造成惯性轮不能提高转动速度最终无法存贮和释放数值较大的动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惯性蓄能助力装置中的惯性轮不能自动调节动平衡以及无法提高转动速度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速叠加效应的约束流体惯性蓄能助力装置,该惯性蓄能助力装置中的可定轴转动的惯性轮不仅能利用约束流体自动调节动平衡,而且能利用惯性轮的双速叠加效应提高转动速度增加惯性轮的动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首先将以前的惯性蓄能助力装置的单个惯性轮结构改变为若干个惯性轮的结构,即在以前的惯性蓄能助力装置中的单个惯性轮的轮体上按均等角度沿轴纵向固定安装若干个副惯性轮,并以机械传动的方式使若干个副惯性轮相对地球惯性坐标系同时在两个方向上转动,利用若干个副惯性轮的两个角速度分量形成叠加效应,由此提高若干个副惯性轮的转动速度;其次改变若干个惯性轮的内部形状,将若干个惯性轮制造成内部具有圆柱体形空心加层的惯性轮,向惯性轮内部空心加层注入2/3容量的可流动实物体,并且用螺丝封闭注油孔,利用惯性轮空心加层和惯性轮空心加层内圆周外缘按均等角度固定安装的若干个阻流隔板约束流动实物体,达到在外界动力源驱动若干个惯性轮轮轴转动时可流动实物体受惯性离心力作用均匀分布在空心加层内圆周边缘自动调节惯性轮转动动平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约束流体随若干个惯性轮转动自动调节若干个惯性轮动平衡的情况下,以及若干个惯性轮形成双速叠加效应的状态下,提高若干个惯性轮转动的角速度从而实现增加惯性轮动能的理想,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双速叠加效应的约束流体惯性蓄能助力装置的结构纵向A-A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双速叠加效应的约束流体惯性蓄能助力装置的结构横向B-B剖面示意图。
图中1.输入法兰盘,2.主轴油封,3.前固定拴,4.前端面盖,5.固定螺丝,6.副惯性轮,7.润滑油,8.阻流隔板,9.注油孔螺丝,10.副轴油封,11.主惯性轮,12.油面定位孔螺丝,13.副轴,14.驱动齿轮,15.副轴固定螺帽,16.后端面盖,17.后固定拴,18.输出法兰盘,19.主轴轴承,20.电动机油泵,21.传动齿轮,22.机油管,23.副轴轴承,24.主轴,25.机壳,26.导向轴承,27.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长军,未经董长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51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织构弱化来改善镁合金塑性变形能力的工艺
- 下一篇:鸟鼠驱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