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机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85435.0 | 申请日: | 2007-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6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野家城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P7/28 | 分类号: | H02P7/28;H02P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邵亚丽;李晓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机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驱动电动机的电路,一般使用H桥接电路。在用H桥接电路驱动电动机时,利用齐纳二极管来抑制电压上升,以便不会由于发生反冲(kickback)时的电压上升而破坏MOSFET(例如,专利文献1)。
图10是表示利用齐纳二极管来抑制电压上升的电动机驱动电路的结构例。电动机驱动电路包含在电源侧为P沟道MOSFET101、102,接地侧为N沟道MOSFET103、104的H桥接电路而构成。然后,在P沟道MOSFET101和N沟道MOSFET103的连接点、和P沟道MOSFET102和N沟道MOSFET104的连接点之间连接有电动机绕组105。
产生电压VA的电源110经由连接器111与电源线112和接地线113连接。然后,P沟道MOSFET101、102的源极与电源线112连接,N沟道MOSFET103、104的源极与接地线113连接。进而,在电源线112上,作为用于防止电流逆流至电源110的电路,设置有二极管114。而且,作为在H桥接电路中产生反冲时用于抑制电源线112的电压Vm的上升的电路而设置有齐纳二极管120。然后,作为用于吸收反冲时的电流的电路而设置有电容器121。
作为用于控制P沟道MOSFET101的导通/截止的电路,设置有电流源130、NPN型晶体管131~133、以及电阻器134。而且,P沟道MOSFET101的栅极与NPN型晶体管133的集电极连接,同时经由电阻器134与电源线112连接。
这里,在NPN型晶体管131截止的情况下,从电流源130输出的电流流入NPN型晶体管132,被电流镜连接的NPN型晶体管133中也流过与镜像比对应的电流。由此,在电阻器134中也流过电流,使电源线112的电压Vm降低后的电压被施加到P沟道MOSFET101的栅极,P沟道MOSFET101导通。
另一方面,在NPN型晶体管131导通的情况下,从电流源130输出的电流流入NPN型晶体管131,所以在电阻器134中不流过电流。因此,P沟道MOSFET101的栅极电压被提高至电源线112的电压Vm,P沟道MOSFET101截止。
而且,作为用于控制N沟道MOSFET103的导通/截止的电路,设置有NPN型晶体管140和PNP型晶体管141。然后,N沟道MOSFET103的栅极与NPN型晶体管140和PNP型晶体管141的连接点连接。
这里,在NPN型晶体管140导通、PNP型晶体管141截止的情况下,N沟道MOSFET103的栅极电压被提高至电源线112的电压Vm,N沟道MOSFET103导通。
另一方面,在NPN型晶体管140截止、PNP型晶体管141导通的情况下,N沟道MOSFET103的栅极电压被降低至接地线113的电压,N沟道MOSFET103截止。
同样,作为用于控制P沟道MOSFET102的导通/截止的电路,设置有电流源150、NPN型晶体管151~153、以及电阻器154。而且,作为控制N沟道MOSFET104的导通/截止的电路,设置有NPN型晶体管160和PNP型晶体管161。然后,设置有通过控制这些晶体管的导通/截止来控制电动机的驱动的驱动电路170。
在这样的电动机驱动电路中,如果将P沟道MOSFET101和N沟道MOSFET104导通,将P沟道MOSFET102和N沟道MOSFET103截止,则以图11的虚线所示的路径流过电流,电动机向某个方向旋转。如果从该状态开始,若以适当的定时将P沟道MOSFET101和N沟道MOSFET104截止,则由于绕组105中积累的能量,电流要继续流动。因此,如图12的虚线所示,产生经由N沟道MOSFET103的寄生二极管103d和P沟道MOSFET102的寄生二极管102d的反冲电流。
该反冲电流由于存在二极管114,所以不能在电源110再生,而流入电容器121。因此,电源线112的电压Vm上升。而且,即使在没有二极管114的情况下,在电源线112长等情况下,电源线112的电压Vm上升。这时,电源线112的电压Vm的上升被齐纳二极管120抑制,防止P沟道MOSFET101、P沟道MOSFET102的破坏。
〔专利文献1〕特开2005-2698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54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