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的棘轮扳手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86585.3 | 申请日: | 200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4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平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平仲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B25B2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胡畹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棘轮 扳手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且容易组装的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6所示,为现有的棘轮扳手结构9,其包含有一握柄91、一驱动件92、一套环93、一扣环94、一掣爪95、一拨动件96以及一定位件97。
现有的棘轮扳手结构9在组装时,先将该定位件97的一顶柱971以及一弹簧972置于该握柄91的一容置孔911中,该掣爪95则直接放入该握柄91的一容室912内,并将该顶柱971抵顶于该掣爪95的一凹部951,接着再利用该套环93以及该扣环94将该驱动件92固定于该握柄91的一贯孔913内,使得该掣爪95与该驱动件92相互啮合,再将该拨动件96的一身部961穿置于该掣爪95的一固定孔952内,且将该拨动件96的一凸缘962嵌设于该套环93内,此时该拨动件96的一头部底面是贴抵于一承置部914,使得该拨动件96的顶缘与该握柄91的头部顶缘位于同一水平面,如此一来,即可拨动该拨动件96用以带动该掣爪95移动,进而控制该驱动件92的旋转方向。
由上述的结构及组装程序可见,该拨动件96是于该驱动件92及套环93装入该握柄91后,再将其身部961置入该掣爪95的固定孔952中。因此,如欲将该拨动件96的凸缘962嵌设于该套环93内,则必须施力将拨动件96下压,使该拨动件96的凸缘962受压后嵌入该套环93内。由此可见,该拨动件96于组装时必须施以压力始能完成,且易造成拨动件96因受压而变形,造成组件寿命减损及组件变形后造成使用上的困难,因此如何解决此一问题则为本发明的主要重点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进的棘轮扳手构造,其是借由简单的结构设计,使掣动件与换向件间的组装更为容易,达到提升装配效率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棘轮扳手构造,其是在棘轮扳手的一头部中包含有一第一穿孔、一第一凹槽、一第二凹槽、一横向滑槽与一联通该横向滑槽与该第二凹槽的长形孔,而一弹性顶推件容置于该第一凹槽中,供顶推一位于该第二凹槽中的顶掣件,而掣动一掣动件的一掣动齿与一棘轮齿环啮合,该掣动件受一供改变掣动方向的换向件拨动而改变棘轮齿环转动方向,其特征在于:该换向件是于该横向滑槽中设有一拨块,而该掣动件于垂直该换向件的拨块拨动方向设有一第二穿孔,而该换向件的拨块经该长形孔向第二凹槽中伸设有一可于该掣动件的第二穿孔中移动的连杆,其于末端设有一穿透该掣动件的第二穿孔并限制该连杆于第二穿孔中的阻挡部,而该阻挡部受连杆推挤而经该掣动件的一端穿透该第二穿孔并延伸出掣动件的另一端。
前述的改进的棘轮扳手构造,其中弹性顶推件为一压缩弹簧。
前述的改进的棘轮扳手构造,其中顶掣件为一金属圆珠。
前述的改进的棘轮扳手构造,其中棘轮齿环内具有一梅花造型且供转动工作物的工作部。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利用换向件6与掣动件5的简单结构及二者间容易组装的特性,使棘轮扳手的组装更为容易,以达到提升装配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换向件与掣动件的结构及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换向件与掣动件相对位移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现有的棘轮扳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图中所示为本发明所选用的实施例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改进的棘轮扳手构造,其包括:
一头部1,其是由一柄部2延伸,而头部1设有一第一穿孔11,且该第一穿孔11向柄部2方向于头部1内连通有一第一凹槽12与一第二凹槽13,而第二凹槽13是位于第一穿孔11与第一凹槽12间,且头部1于第二凹槽13位置设有一垂直于柄部2延伸方向而横向设置的滑槽14,并以一长形孔15贯通该滑槽14与该第二凹槽13。
一弹性顶推件3,其设置于该头部1的第一凹槽12中并凸出于第二凹槽13内,且于第二凹槽13中设有一顶掣件4,其位于弹性顶推件3凸出于第二凹槽13部分的端部,在本实施例中该弹性顶推件3是一压缩弹簧,而该顶掣件4是一金属圆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平仲,未经黄平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65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